反戰應實事求是

陳真 2005. 7. 10.

中時論壇黃真瑋《恐怖分子與好戰政府》一文,把伊阿兩國兒童一百五十萬死亡人數,視為反恐戰爭亡魂,並謂等同於「納粹屠殺猶太人孩童數目」。此一解讀,似有所誤解。

阿富汗是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應歸諸於數十年戰禍,特別是蘇聯入侵及美國代理人(包括賓拉登)與之對抗。一直到塔立班政權上台後,情況才稍有改善。一些人道救援團體說,該政權雖實施嚴格基本教旨統治,但救援任務仍可順利運作;而美國佔領後,人權團體卻連自身都難保,基本秩序失控,衝突不斷;美國為了培植聽話傀儡,不但扶植人權紀錄惡劣的北方聯盟上台,更提供大量軍火給地方軍閥,做為反恐馬前卒。「人權觀察組織」發表報告譴責,並引用居民談話:「他們殺一個人就跟殺一隻小鳥沒兩樣。」「阿富汗有什麼改變?一切希望都破滅了,我們徹底絕望。」

美國入侵,阿富汗民生更形惡化,但這並不意味著上百萬兒童全是反恐戰爭亡魂。反恐是這幾年新花樣,但民不聊生卻已數十載。事實上,阿富汗二十幾年來,各種人權狀況並沒有多少不同。近四分之一兒童看不到五歲生日,一半的兒童營養不良,全世界最高的新生兒及孕婦死亡率、平均壽命不到四十五歲等。但我們不該把這幾年來「所有」死亡人口全視為反恐亡魂。反戰人士要贏得人們信任,就應實事求是。

至於伊拉克,相對來講,比阿富汗好很多。所謂一百五十萬小孩的死亡,主要是指阿富汗,不是伊拉克。當海珊仍是美國「忠實盟友」時,雖然在美生化武器供應下,屠殺伊朗及庫德族人,但海珊在公衛民生方面,卻做得很出色,更具有阿拉伯世界數一數二醫療系統。跟美國鬧翻後,長達十二年的南北禁飛區轟炸及非人道禁運,始造成伊拉克今日民不聊生局面,五十萬五歲以下兒童死於不良公衛。但美軍入侵後,到底死了多少人,相關研究卻很少,其中最為驚人的是醫學期刊《The Lancet》所提出的十萬人死亡(包括大人小孩及各種死亡因素)。這十萬不是所有死亡人口,而是估計比平常「多」出來的死亡人數。把所有死亡人數視為戰爭亡魂是錯的。

反恐戰爭的確就是跟婦女小孩宣戰,因為一切戰爭中,最大的犧牲者就是婦女小孩。我們應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但應實事求是。事實很重要,因為,發動戰爭所依靠的往往是謊言或誇大宣傳,抽掉謊言與渲染,戰爭將很難存在。反戰一方應避免同樣的誤導。

生命親系譜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