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因為果的「軍購論述」

陳真 2004.6. 26.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機構統計,1996到 2000 年間,台灣軍購總額世界第一。BBC 於去年世界軍火貿易博覽會期間所公佈的另一份資料,1998 到 2002 年間,台灣是世界第二。這幾年軍費暴漲,想必又是世界前矛。

台灣蕞爾小島,卻是數一數二軍購大戶,這合理嗎?就像一戶人家,小雖小,家裏卻到處是火箭炮機關槍,而且還努力典當家具並大量舉債,說是鄰居對他心懷不軌。台海有這麼危險嗎?這是解決之道嗎?為何突然危機四伏?何以致之?不去檢討背後根源,不去緩和緊張,反倒拼命撩撥對立,然後以此為藉口,努力舉債賣地買軍火,豈非倒因為果?

徐永明先生在《和平反戰須擺脫政治操縱》一文中,一方面期許所謂和平運動,一方面卻指責反戰人士沒有「正面回應中國武力威脅」,因此「缺乏社會公信力」,甚至影射反戰運動是「藍綠鬥爭」、「以和平之名進行民粹操作」。讀來通篇荒謬。

徐的討論有兩個特色。一,先把對方複雜深刻的說法,簡化成智能不足的單一言論,然後大加嘲弄。二,把高度異質的現象給簡化成同質集團,進而抹上污名。比方說,徐認為反戰論述應「直探兩岸衝突的根源」。這不就是幾年來各方批評當局的焦點嗎?但徐卻把它簡化成「一味強調軍購經費可用來做什麼好事」。

更該譴責的是,為什麼討論兩岸問題總會被扣上許多大帽子,就好像好不容易才出現的一點反戰聲音,徐先生馬上都能往陰謀論方向聯想一樣。該被譴責的是這樣一種心態。

徐嘲笑別人「在台北街頭搞反戰,在台灣媒體痛批執政黨黷武,搔不到癢處,模糊了焦點」,可是,台灣人不在台北反戰,去哪裡反?台灣人不在台灣媒體痛批,去哪裏批?這似乎是一種抹黑,意味著反對者心裏有鬼,對「台灣國」不忠,「故意」忽略中國威脅。

台灣反戰聲音薄弱,此次聲浪無非因為這筆天文數字太離譜,而且貴得不像話。而六千億還只是帳單一部份,另外還有一筆三千億款項。這種軍購大手筆,肯定舉世無雙。

一般人反對的是鉅額軍購之合理性及挑動戰爭的作法,而不是要求廢除軍備。也因此,該回答各方質疑、該發展「軍購論述」的責任,自然是在支持軍購這一邊,而不是去嘲笑什麼「反軍購論述」不夠深入、不夠勇敢,而自己卻連個像樣的理由也說不上來。

支持軍購者應解釋這一切。為什麼這麼貴?一定要舉債賣地嗎?是否無底洞?台海為何變成火藥庫?意識形態掛帥對己有利嗎?為什麼要把挑釁兩岸關係和族群意識,當成一種政治鬥爭和選舉籌碼?不去質疑、譴責這些衝突根源,不去批評一味舉債買軍火之荒謬,反倒說人心裏有鬼、故意避談中國威脅,豈不怪哉?

鉅額軍購之預算排擠效應,當然是一種有力的質疑。沒有小錢搞民生,弱勢者福利更是苛上加苛,買軍火卻是世界第一大手筆,與凱子無異,這種軍購政策,幾人能接受?反對它就是「民粹」?

不要老說什麼對岸威脅。半個世紀來,哪一天沒威脅?這算什麼理由?再說,世上哪個國家沒有外患?處境更艱難者比比皆是,但軍購比例卻遠不及我國。這是什麼道理?

該給個說法的,不是反戰一方,而是軍購一方。筆者參與社運已久,對西方反戰或人權組織,亦稍有一點參與或觀察經驗。我發現,西方社運是凡人事業,但台灣社運卻菁英出沒,論述有餘,卻缺乏持續關注及日常行動。倒是當權者之種種政策,一味蠻幹,很少講出個像樣的理由。

生命親系譜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