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與無知是戰爭的溫床

李鑑慧 2004. 1. 11.

(濃縮版登於【蘋果日報】)

英國 BBC 電視台名節目主持人克洛伊(Robert Kilroy-Silk),上週因為在「週日快報」(Sunday Express)中寫了一篇充滿歧視阿拉伯人的文章,而被 BBC 停掉節目。目前「種族平等委員會」也將他的文章交給警方,希望以公眾秩序法(Public Order Act)來處理。國會也提出議案,要求譴責克洛伊的「種族歧視言論」。

這篇歧視文章是這麼說的:

「有人說反恐戰爭正在毀滅阿拉伯世界。那又怎麼樣?我們該擔心嗎?毀滅、取代這些獨裁、野蠻、腐敗的阿拉伯國家,難道不應該是民主政府的戰爭目標嗎?畢竟,阿拉伯國家也不是什麼閃耀的文明吧?他們幾乎沒有對世界福祉做出任何貢獻。除了石油以外—這也是由西方發現、生產、買來的—他們還有什麼貢獻呢?你能想得出來嗎?他們生產過什麼有用的東西嗎?他們有什麼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有人說阿拉伯人痛恨我們?真的嗎?因為我們解放了伊拉克?…因為我們給他們的大量援助?因為我們提供他們科學、醫療、科技,還有所有西方其它的好處?他們應該跪下雙膝,感謝上帝美國的慷慨大方。」

文中還將所有的阿拉伯人都等同於「自殺攻擊者、砍斷他人肢體者以及壓迫女性者」,然後問說,「我們為什麼要在乎他們對我們的憤怒與憎恨?阿拉伯世界也沒有贏得我們的尊敬,沒有吧?」

看到這樣的文章,真是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有人會對另一大半個世界的文明如此無知。居然真的有人會把一整個民族、文明,講得如此一文不值,甚至認為西方民主國家都應該群起殲滅阿拉伯世界,取而代之!

這個主持人,甚至還是英國工黨的前國會議員,有著一定的民意支持度。他在BBC 主持了十多年這個節目,屬於全民開講型的節目,非常受民眾歡迎。這篇文章,事實上在四月美國攻打伊拉克時,就在「週日快報」上刊登過了。那時甚至沒有引起任何問題,「週日快報」也只收到寥寥幾封讀者的抗議信。

在西方世界,充滿了對回教世界的偏見與鄙夷。薩伊德在學術上的重要性,主要就在於系統性地指出西方學者在研究伊斯蘭文明時所持有的偏見和扭曲。他帶來了「他者」、「我者」、「東方主義」等等這些一進入台灣後就轉化成又新又炫的時髦詞彙。不過,好在他跟台灣的信徒們並沒有任何相似性。他寫的東西讀起來,一點也不故做姿態、不虛矯,有著正常人的義憤填膺。提到西方對阿拉伯的世界,他是這麼說的: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樣的一個事實,單單歐洲與美國就製造了二十世紀最多的暴力傷亡,而伊斯蘭世界所製造的傷亡,與之相較,根本微不足道。今日我們所熟悉的這些似是而非的所謂『正確文明』與『錯誤文明』的假科學假知識,主要是受到山繆‧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這位偉大假先知的荒唐影響。他讓許多人相信,世界是由相互交戰不息的不同文明所組成。事實上,杭亭頓沒有一點是對的。沒有任何文明或文化是獨立存在的;沒有任何文明獨獨有著別人所沒有的個別性與啟蒙思想;沒有任何文明可以存在但卻不具有基本的人類特質如社區、愛、對生命或是對他人的尊重。

但是,杭亭頓似乎不這麼認為。這好比說非洲人天生智能低劣,或是說亞洲人生來就是奴役性格,或是說歐洲人是較優秀的種族一樣,都是最純粹最可惡的種族歧視。這等於是將鼓吹『亞利安種族優秀論』的希特勒式科學,如法炮製在今日阿拉伯人與回教徒身上。我們必須堅持不要跟這類荒謬的胡說八道多費唇舌。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嚴肅地提出更可信的說法,那就是,跟所有人類一樣,阿拉伯和回教生活都具有透過她們獨特的文化形式所表達出來的內在價值與尊嚴,這個表達方式,不需要模仿任何既定的文化模式,也不需要遵循任何一種宣稱所有人都必須遵循的模式。

人類的多元性,說到最後,就是不同風格之個體與經驗間的深度共存。但是,那些感傷阿拉伯世界缺乏發展與知識的學者專家,卻吃人豆腐地說文明只有單一一種優越形式。我們只需看看由摩洛哥到波斯灣之間由阿拉伯人所創造或激發出來的繁複多樣的文學、電影、戲劇、繪畫、音樂和大眾文化就夠了。我們應該拿這些東西做為阿拉伯人發展的一項指標,而不是只看了某個時刻工業生產的統計圖表,就要斷言阿拉伯世界是否有達到某種程度的發展。」

這是他去世前不久在「若雪‧柯利的意義:尊嚴與團結」這篇文章中說的話。這些話,說得深刻有力。

但是,在另一方面,如他自己所說,我們真的不想跟這類荒謬的胡說八道多費唇舌。反種族歧視真是世界上最蠢、最浪費光陰的事。如果有人說他不認為人類應該尊重動物也就算了,畢竟我們人類幾千年來「吃夠夠」,而且也「用久慣習」了,或許一朝一夕也很難改變,我們只好從頭討論起動物究竟有沒有感覺能力、心智能力、需求和喜惡,然後重新培養我們對動物的認知和感情。但是,真的很難想像,居然有人真的以為人類天生註定有所優劣,居然有人真的以為有些人不具有親情、友情、家庭、社區等等這些珍貴的東西,居然真的有人以為有些人不具有同樣的脆弱人性,不需要相互善待;居然真的有人以為有其他族群文化不具有獨特價值與內涵,只有自己才是文明的準繩。

但是,或許就是因為真的有太多人這麼想,不可一世的西方世界也才能要打誰就打誰,要欺負誰就欺負誰,今天科索沃、明天阿富汗、後天伊拉克。而巴勒斯坦甚至可以一佔領就是 35 年,不走就是不走。當然,戰爭牽涉直接的實質利益搶奪,但是,民間普遍的歧視與無知,卻絕對是侵略與戰爭的溫床。

台灣對阿拉伯世界並不是那麼關注,也還沒發展出一套歧視性的語言和意識形態。但是,對於東南亞、中國等世界其他地區,卻也依然同樣充斥著讓人受不了的歧視言論。什麼「聖戰」、什麼「保留強暴中國婦女的權利」,居然可以公開脫口而出,事後尚且振振有詞地說「因為他的質詢,能讓中國為了對全國婦女交代,不得不撤除對台飛彈,他的犧牲還是值得的。」

這類無恥言論,甚至出自國家元首和國會議員口中。這些人,應該全部像克洛伊一樣,革職下臺,然後交由一個公正、獨立的「族群平等委員會」調查並移送法辦。

生命親系譜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