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寫下您的留言

 
 
 
 
 

標註 * 的欄位為必填欄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你的留言可能需要經過審核,核准後才會顯示在訪客留言板上。
我們保留編輯、刪除或不發佈留言的權力。
654 則留言。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07.25 發佈時間: 上午 9:27
圖片請看:

https://goo.gl/z6XYKR

「我是神奇寶貝,你可以來捕捉我嗎?」敘利亞戰火兒童讓人垂淚的心聲

風傳媒作者韓亞庭

2016年7月23日

這幾天,全世界陷入抓神奇寶貝狂潮,在《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又譯《去吧!神奇寶貝》)的推出後,各地不時傳出有民眾因「低頭成性」所做的誇張行徑,但在不遠的地球另一端,烽火連天、打了5年內戰、死亡數十萬人的敘利亞,當地孩童手持皮卡丘、傑尼龜的圖片,癡癡望著鏡頭,希望讓全球的神奇寶貝玩家們看到:「我在這,快來捕捉我!」

換言之,這些孩子希望化身為神奇寶貝,希望有人來「捕捉」他們並且帶他們離開,希望不要一輩子活在戰爭、死亡與毀滅之中,希望自己朝不保夕的人生還有一絲希望。

「敘利亞革命武力之音」(RFS Media Office),致力於替尋求自由的敘利亞人民發聲的網路媒體,21日起於官方推特(Twitter)上發佈多張孩童手持神奇寶貝圖的照片,並搭配著「我在這,快來捕捉我」的字樣,「我們希望能因為這股風潮,重新喚回世界對敘利亞內戰的關注」其發言人表示。

把我用神奇寶貝球抓起來,帶我離開這裡

身處在不同城鎮的孩童們,有的人在紙上寫著:「我在伊德利卜省(Idlib)的卡法內波村(Kafr Nabl),快來捕捉我」或是「我在卡法利塔村(Kafr Zeta),快來捕捉我」,搭配著不同神奇寶貝的圖片,希望玩家們能夠抬頭看看他們,要是可以,他們也希望被《精靈寶可夢GO》裡的神奇寶貝球抓起來,逃離這個早已不是家園的地方。

「敘利亞革命武力之音」的發言人說道:「我們看著神奇寶貝遊戲,在媒體的報導下變得如此有名,因此才希望能放上這些照片,去強調在敘利亞受苦受難的人們,他們是如何承受來自政府軍、反政府軍之間你來我往的不間斷攻擊。」

敘利亞內戰經年,戰火中的兒童想化身為神奇寶貝,讓人們把他帶走(敘利亞革命武力之音,RFS)

《敘利亞GO》人民真正在找的是什麼?

除了來自組織的發聲外,敘利亞的設計師塔漢(Saif Aldeen Tahhan)仿照《精靈寶可夢GO》製作出《敘利亞GO》(Syria GO),但這不是拿來抓神奇寶貝,而是到各個殘破不堪的戰爭場地,去尋找敘利亞人民需要的東西,像是在斷壁殘垣中可以找到房子、面目全非的街道上可以找到醫藥箱等。

同樣身為難民的塔漢,幸運的於2014年逃離敘利亞,輾轉來到丹麥,回憶起當時的逃難回憶,他說:「我知道現在社群媒體上大家都在聊神奇寶貝,但我想讓大家知道,在敘利亞,人們真正需要、在尋找的是什麼。」

「我只想漫步在那曾經美麗的街道上」

敘利亞阿勒坡(Aleppo),這個昔日的北部大城,現在卻在內戰中被隨意轟炸,看著自己家鄉陷入絕境的藝術家阿奇洛(Khaled Akil),不禁好奇要是敘利亞也能玩《精靈寶可夢GO》的話,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於是他將神奇寶貝和《法新社》(AFP)的新聞照片結合,在網路上發表《敘利亞的精靈寶可夢GO-第1部》(Pokémon Go In Syria - Part 1)。

Pokemon-go in Syria.

Khaled Akil(@khaledakil)張貼的相片 於 2016 年 7月 月 21 10:52下午 PDT 張貼

阿奇洛說:「發表這個系列,並不是要責怪那些玩家,只顧玩不顧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的慘事,而是希望能讓大家重新關注這裡」現年30歲,土生土長阿勒坡人的他,於2012年到土耳其舉辦展覽,由於敘利亞內戰的關係,至此和家人天人永隔,無法回到家鄉。

「雖然這個遊戲如此成功,但我希望當我能回到阿勒坡的那天,我走在街上不是拿著手機、尋找著神奇寶貝」「而是能單純的就這樣,愜意漫步在阿勒坡美麗的街道上。」
陳真 發佈日期: 2008.02.11 發佈時間: 下午 1:09
最近開始清理這個站,打算只留下少量文章,其它大多不值得留存或需刪改.在完全清理乾淨前,希望大家頂多用眼睛看就好,不要保存文章,更不要傳閱,因為這些都不是什麼值得保存或傳閱的東西.
陳真 發佈日期: 2007.10.15 發佈時間: 上午 3:43
這地方每天有上百封垃圾郵件亂貼,幾天不清理就上千封,根本無法運作,所以只好無限期關閉.

還有,剛剛看到 "關於我們" 的部份所留的地址,好像我們早已沒在用, 欲連絡者請寄給董事長好了: emirchen@gmail.com
陳真 發佈日期: 2007.05.26 發佈時間: 下午 12:15
大話西遊我沒看,但曾在遊覽車上看過某部電影其中一幕,一幕而已,有個唐三藏唱英文名曲,歌詞被竄改,好像唱說什麼還沒吃飽,挺好笑,學妹您講的是他吧?!

叔叔考運向來不好,找我加持恐怕凶多吉少.(呵呵..當做我沒說.)(深情注視 @@~~ -->某考生)
明天就要考試的木真XD(最近大概叫「胤宓」) 發佈日期: 2007.05.25 發佈時間: 下午 11:24
親愛的睽違的好久不見的陳真學長!!(撲抱)
(我:我有助跑歐~[燦笑])
我還記得我欠你跟鑑慧學姊一封信歐~
等考完第一次,如果學長學姊願意繼續忍受我碎碎唸的荼毒的話,我們再繼續通信吧。XDDD
其實我後來有點覺得我們的中斷有些無謂……囧
--因為我閉關了沒多久又開始寫 blog 了……(狂汗)

好,阿娘有特別交代不可以太碎碎唸,所以我們趕緊切入正題吧!(握)
(我:其實真箇來說,碎碎唸的程度我家阿娘是星爺在對岸極受推崇的《大話西遊》裡面由羅家英所飾演之唐僧的程度……我充其量只是個未夠班的小鬼而已呀……[掩面])
(謎:……這種事情夠班也沒什麼好值得高興的吧……[冷瞥])
明後兩天就是期待已久要徹底爆發燃燒的第一次 BCT 了!(握拳)
我不會說很緊張啦,可是至少還保有一些拿來對 BCT 致敬的小緊張存在。
(謎:啊哩洗抵勒共瞎毀?[台])
大致上是平常心啦!反正就算我緊張到可以拿金氏世界紀錄基測也不會加分,所以緊張是沒有用滴!!(握)

好~碎碎唸了許久終於要進入這次前來的目的了。(推眼鏡)
啊嘎啊嘎啊嘎嘎嘎嘎嘎請陳真學長跟鑑慧學姐幫我加持啊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拔出武士刀)
雖然說不會很緊張,可是我還是很想切腹腹腹腹啊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掩面)
話說今天收到隔壁班的學姊(高三)送給我的祝福卡片,在超級感動的心情下,希望也可以得到陳真學長跟鑑慧學姊的祝福~(大羞)
(謎:告訴我!!告訴我!!告訴我你這到底是什麼鬼邏輯啊?![拽衣領])

嗯,就是這樣。(紅)
基於「要早點睡」這個各科老師及導師的強烈建議下,陳真叔叔鑑慧學姊我先去床上打滾啦~(羞奔)

記得不要太掛念我。(羞奔)←被踹飛
簡昭惠 發佈日期: 2007.05.25 發佈時間: 下午 2:21
有人說,物慾逐漸淡泊,是衰老的兆徵。
這些年來,我與世界與人群一直若即若離。我常分不清什麼是人或什麼是影子。
人間,原來不是只有一種規矩,一條通路...。什麼是真實?什麼又是虛幻的呢?

年輕時拼命尋找天堂,遇到精采的人就以為那是一條梯子,我雖然沒有堅執的信仰,卻有一種有關幸福的幻想,天堂是一個盛滿幸福幻想的浴缸。藉著自以為是的梯子,攀爬著由別人信誓旦旦所指向的希望....。
我的腳踩在地上,但我的眼睛卻仰望星光,一切可望不可及的事物在我年輕時都令我神往...。

沙特(Jean-PaulSartre,1905_1980)
曾在一個故事中描述了所謂「空無」的過程,空無如何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發生?
有一天,我到酒店裡去找一個叫Peter的人;因為我一心一意地要找他,他是我意識的焦點,也是我的目標對象;在這焦點以外的酒店,以及酒店的一切環境,我都不放在眼裡,它們在我的意識中祗是空無。這是第一度的空無。
後來,我在酒店中找不到Peter,於是,我的意識中興起了空無感;Peter的不在,使我的意識失去了重心,失去焦點,原來的一片希望變成泡影...。
但是,事情並未因此而結束,Peter的無,造成了剛才酒店的無的加深。我心中的空無感,使酒店以及酒店的環境,變成了第二度的虛無。
人命運的不幸,往往是在尋找自以為重要的事物,以為某種希望達成後,幸福就跟著來臨,像我年輕時一般,希望藉著信仰、幻想、和懵懵無知的希望想像著,什麼人會拉著我的手,走向永遠浸泡著歡樂和愛情的浴缸。
年輕時毋寧擁抱信仰也不願釐清真相。因為追随領導永遠比獨立思考容易。
陳真 發佈日期: 2007.05.24 發佈時間: 下午 11:13
謝謝芝仰,你寫的我看了,但無語.

我所處的工作環境無一人識我,人們友善,但常讓我感到尷尬而無言以對,因為我全然不是這樣那樣的人,但似乎總得被迫戴上這樣那樣的標籤而尷尬陪笑,痛苦不已. 我常想,在一群幾乎朝夕相處的熟人中,自認簡單的我竟然像個異樣古怪的謎而不為人所真實理解.

聖法蘭西斯祈禱文說: "求主讓我不求別人的了解而能了解別人",我心中並無這樣的禱告,但對這一切逢場作戲般的溝通其實也早已不抱希望.

但我有時卻也這麼想,我所在乎的那個所謂真實的 "我",那些依附在這個 "我" 字底下的千般山水萬般記憶,難道不應如煙一般隨風而逝?

甘地有這麼一些話,他說:

且讓我給你這樣一種具有不可思議神奇力量的寶物,當你深陷懷疑,當自我膨漲如斯,不妨試試:

回想你所曾見過最窮最弱的人,想想你所打算走上的道路是否對他們有任何用處,他們能從中獲利嗎?他們能因此重掌生命與命運嗎? 換句話說,飽受饑苦及精神饑渴的眾生能否因此走上獨立自主? 當你如是思索,你的懷疑與自我便將消逝無蹤.

I will give you a talisman.

Whenever you are in doubt or when the self becomes too much with you, apply the following test:

Recall the face of the poorest and weakest man
you have seen and ask yourself if the step you contemplate is going to be of any use to him.

Will he gain anything by it? Will it restore him to control over his own life and destiny? In other words, will it lead to Swaraj for the hungry and spiritually starving millions?

Then you will find your doubts
And your self melting away.

Mahatma Gandhi
邱芝仰 發佈日期: 2007.05.24 發佈時間: 下午 5:48
http://www.wretch.cc/blog/uppsspooky

This is it.
邱芝仰 發佈日期: 2007.05.24 發佈時間: 下午 5:32
陳真你好
不知道我現在留言的這個版的版主是不是我的朋友告訴我的那位陳真,我的朋友在成大歷史系工作。我必須得說,我原本是要找一個人,跟你很親。但是看過你的網誌以後,我驚覺我的24歲網誌裡所充滿的對於愛,左或右,關懷,幫助,熱血跟熱情,在你的網站上發揮的更淋漓盡致,這讓我有一種不孤單的感覺。

我放上我所寫的一篇文章,如有時間,陳真,真希望你能夠先暫時放下維根斯坦,看看一個24歲即將去荷蘭唸書的學生寫的東西


批判之後
什麼是批判,對我來說,比別人看的清楚,就是批判,勇於把自己內心的疑問表達,就是我的批判。

  很多微不足道的事情裡面,電影的一幕,一個鏡頭,人舉手頭足的一個動作,一句話,我都可以看的到很多深藏在背後不為人知的事情,這是我的掙扎,也是我的批判,我說話不一定有解決之道,但是願我說話可以讓有能力解決此事的人去思考,去反省,去想,那麼,我的批判就不會白判。

  一直以來,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真的很難。我抱持著相信真理更勝過於任何人的態度在過生活,這個態度同時也造成我極大的痛苦,因為我的妥協率極低,以致於我很難接受一個虛假的人的態度,或是假言假語。

  有人說知識份子應該要有批判的能力,我同意,知識份子本來就是靠腦袋而不是靠趨勢或潮流在過生活的人,不比別人看的清楚,我覺得,就好比是假性的知識份子。假的,不值得這樣稱呼他。

  暑假去天下雜誌上課的時候,我很痛苦,因為,我相信更多的,是真理,而不是這個老師,但是當我看到所謂台灣的優秀精英,在沒有疑慮的情況下就擁抱老師所相信的「那個」真理,對我而言,我真的是很難以接受。知識份子,精英怎麼這麼快就淪陷?怎麼會沒有疑慮?怎麼會這麼快就擁抱主流價值?主流趨勢?即是心理有疑惑,也沒有說出來。對我而言,這是我不能體會的,也許是因為我的個人思考主義極強,所以,我沒辦法接受,到現在還在嘗試,什麼叫做「妥協」。

  那天和岱去看了驅魔,對我而言,這部片子最讓我感觸深刻的,是辯護律師的態度,長久以來的科學,所謂理性辨證思維,不一定就是一個絕對的解釋,接受一個沒有唸過書,不知道科學為何物的人的解釋,不也是可以,不也是另一種答案?另一種解釋。精神異常吃藥就真的可以醫好嗎?還是驅魔儀式能真正為人趕走他內心的那一個心魔呢?二者都是有可能的,既然有可能,那麼科學就不等於事實,因為事實一如電影裡面的律師所說「Fact, leave no room for possibility. 」,既有可能性,那麼科學就不是事實,我們可以接受科學的解釋,為什麼不能接受神學的解釋,感性的解釋呢?

  我嘗試著各種不同的思考角度去看事情,去寫下我的感受,無所求。只是希望,我能夠從中去看見我自己的「真理」。
陳真 發佈日期: 2007.05.24 發佈時間: 下午 4:55
謝謝建廷,你又出現了!
寫文章很容易,也很愉快,但文章所惹來的種種事端或是非,卻很痛苦.才寫第一篇,我就已經感受到這樣的痛苦了(請看底下剛剛寫給立報編輯的信).

沒辦法,我也不喜歡這樣 "吹毛求疵",但許多事對我來說卻如山如海而非毛非疵. 即便是一個標點符號弄錯,都會讓我心裡不痛快,就好像有人朝我小孩臉上劃個疤一樣.

我真希望跟大多數人一樣,重視那些不重要的事,輕衊那些真正重要的,可我卻做不到.

=============
給立報編輯:

對不起,有一事想請貴報修正,那就是我剛剛查閱網站,發現我的專欄文章作者名字竟然不見了! 剛剛趕緊打電話到報社,但沒能找到網站負責人,可否幫忙轉達補上 "陳真", 謝謝.

不好意思, 拿這小事麻煩, 但對我卻很重要,實在無法忍受自己的文章成為匿名作或被冒名或被盜用等等. 當初邀我寫專欄,我只開了兩個條件,一是不擅自修改或刪改文字,一是不寫社論式的匿名文章. 我絕不願意寫任何匿名文字.

這文章寫的是我我我我我我我,但我卻被你們給砍了,這樣很不對,我不希望讀者以為我只是在耍嘴皮,竟然一邊說我我我,一邊卻匿名. 拜託趕緊處理,維我清譽,謝謝.

陳真
陳建廷 發佈日期: 2007.05.23 發佈時間: 上午 4:52
一直很喜歡陳真大哥的文章,正因"一個當真的人寫了一些當真的東西"這種感覺。

昨天看到巴勒網的留言板,得知生命親系譜過了好久好久終於復台,挺感動。
陳真 發佈日期: 2006.01.23 發佈時間: 上午 7:14
你是說留言消失? 可能沒留好吧,我沒剪片啊.

聽說無極就是無聊至極,有聊無聊得看了才知道,但我看那預告片段挺浮華,裝神弄鬼文以載道的,估計不會怎麼好看.

我不喜歡藝評音評什麼評的,但相信藝術價值並非一種建構.

A 比 B 好往往是相當絕對的一件事,但我們無法說明這個 "絕對性",因為這個絕對性 "先於"(prior to)一切說明而存在. 比方說花絕對比大便香,但我無法評論原因何在,可我同時也相信這不是一種人為建構.

不知道有沒有越講越玄? 老兄說我講的有理,但你的想法卻似乎與我正好相反.

簡單說, 我不是個藝術相對論者. 比方說,莫札特勝過什麼碗糕 XXX, 對我來說,這是毫無疑問的一件事,一個是天才,一個是毫無半點才華與熱情的庸才,我不認為這是(專家)的建構.

對別人來說,究竟莫札特好或 XXX 好,也許見仁見智,但我不會假裝開明地承認,這就好像若有人說大便是否比花香見仁見智,我會懷疑他見鬼了.

當我們強調某事(比方說花比大便香)不可知,不可思議,不可能評論,並不代表此事只是一種假像或人為建構.

半個世紀前,有些哲學家提出一種 "道德情緒主義",認為道德缺乏認知內涵,道德語句只是一種讚嘆詞或命令詞,而沒有可供認知的內容. 這樣一個觀點,在二戰期間,引來主張戰爭的諸多愛國教會的撻伐,說這些哲學家吃飽閒閒,整天妖言惑眾,鼓吹敗德.

但他們其實並沒有鼓吹什麼敗德,他們反倒保護了道德的神聖性或絕對性免於知識或科學的矮化. 當我們說某些東西缺乏認知內容因此不可思議且無法說明時,那並不意味著我們是在揭穿某個東西是假的.

陳真 2006. 1. 22.
mtqing 發佈日期: 2006.01.23 發佈時間: 上午 5:09
好比后面的电影是《无极》,发留言的时候竟然没了,见鬼了,难道陈导能通天,汗呐......
mtqing 發佈日期: 2006.01.23 發佈時間: 上午 5:07
奇怪,《无极》怎么会被屏蔽????
mtqing 發佈日期: 2006.01.23 發佈時間: 上午 5:04
嗯,有些道理。
但现实中艺术却有人为的条条框框的标准的存在,当然制定这些所谓标准的人都要挂着显赫的艺术名家的头衔才能让别人信服,而实际上艺术是很个人的东西。好比全世界都在追捧毕加索,但我实在不觉的他的古怪作品有什么美感,但大家都说他是大师,所以我只能悲哀的认识到自己审美有问题。
还比如安东尼奥尼也被很多人追捧为大师,自从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被“专家”们颁发了奖项,此后如果有人胆敢说他的电影都是在意淫和扯淡,那么无疑这人也有了欣赏不了艺术的嫌疑。关于影评,要分人,如果是普通人的影评,那就是个人评论,如果是专家来影评,那就升级成所谓的权威了。当然不包括超大面积的一致言论,连专家也反驳不了的,好比,全国骂声一片,即使专家说好,估计也要一起被骂,但这种臭名获得如此共识的电影毕竟很少,所以艺术是专家的艺术,普通人要是想评论,那就有可能被指责为“不懂欣赏”。
好多名不副实的东西,都是这么来的。
陳真 發佈日期: 2006.01.22 發佈時間: 下午 3:46
救援工作失敗 倫敦北瓶鼻鯨回家途中抽慉身亡

2006.01.22  中國時報

中央社

倫敦救援單位大費周章讓迷途鯨魚重返海洋的工作,今天宣告失敗,這條連日來吸引廣大民眾關注的鯨魚,一陣折騰後,仍不幸於返家途中氣力放盡、抽慉身亡。

救援小組今天在數千名民眾的圍觀下展開搶救鯨魚行動,甚至連國營電視台也現場連線報導最新進展。海洋專家將這條鯨魚拖上駁船後,將牠載回泰晤士河較深的鹽水海域。 但英國海洋生物救援組織表示,這條因不明原因誤入泰晤士河的北瓶鼻鯨,兩天來在泰晤士河內載浮載沉,搞的筋疲力盡、體力不濟,上了駁船後情況反而轉壞,「晚間七時左右(台灣時間二十二日凌晨三時),經過一陣抽搐後死亡」。

海洋生物救援組織的發言人伍德利說:「實在令人惋惜,我們投入了這麼多努力。」

他說,他無法推測鯨魚的死因,「可能有很多問題,很顯然地,牠因為並未身處自然環境顯得精神緊張。」。
陳真 發佈日期: 2006.01.22 發佈時間: 上午 1:41
賓拉登引的這段話很有道理,不管美國武力多強,但 "理" 並不站在他那邊. 反恐反恐,越反越恐. 為了掠奪干預,師出有名,憑空製造所謂恐怖份子的概念,以大展侵略鴻圖. 但請神容易送神難,自己給自己製造一大群打不敗的敵人.

至於 "惡少" 的感想,很遺憾我的文章給你這種印象,不過那是我表達能力有問題.

豈止遠離台灣,應該遠離地球才對,跟美國人一起住在地球上真是很危險. 兩三年前,美國說要擴張核武,董事長很擔心遭池魚之殃,所以透過哈巴狗電台,啟動了外星移民計劃,希望能移民到冥王星,離地球越遠越好.

我 "從小" 不愛國,拒絕給國旗鞠躬(給旗子鞠躬幹啥?),不愛國不愛鄉,更不愛台灣(我沒有戀物癖),總感覺世界是個海,而我是隻魚,海是我的,當然也是你的他的大家的.

如果有人跟我說我只屬於海一角,其它一片汪洋,與我無關,我會覺得這是自欺欺人.我不否認現實國界,但那畢竟只是一種人為概念. 國籍上我是台灣人,但精神上我也是埃及人美國人印度人巴勒斯坦人西班牙人...什麼人都是,他們的內政就是我家的事,而不是他家的事.

這意味著,人或多或少應該活在一種較為寬廣的世界裏,一種海的感覺. 換句話說,"世界" 是一種精神家園,而不是現實國界或社會疆域. 不管我人在哪,事實上,安身立命的處所,仍是一種精神家園.

梭羅說,監牢並沒有使我失去自由,"獄卒一轉身,我的心也跟著他飄出牢房." 愛默生對梭羅之拒稅而坐牢不以為然,當天就跑來獄中對他說,"梭羅啊,你正事不幹,待在牢中做什麼呢?" 梭羅回答說: "愛默生啊,你正事不幹,待在牢外做什麼呢?"

如果連黑牢都不是一種監禁與隔閡,那麼,再怎麼封閉的台灣社會都不會是一種艱難面對之物不是嗎? 再怎麼封閉,精神都依然能尋得開闊.

再說,就算不講精神,講現實,不講形而上,只講形而下,菁英世界很可怕很齷齪沒錯,但菁英不過一小撮人,儘可排除在外,不受干擾.

我高中開始接觸殷海光的書,他有個說法幾乎不曾被人提起,但卻影響我甚深,那就是 "隔離的智慧". 殷自認是五四後期人物,時代風華已過,生不逢時,徒受物是人非之蒼涼,當時的台灣社會環境,就算不是群魔亂舞,至少也滿街狼犬.因此,殷期許自己能有一種 "隔離的智慧",把一切惱人風雨隔絕在外.

我境界不高,但似乎也能感受一二. 台灣颱風多,遇有風雨交加,有時心裏有一種感動,一種很深的安全感,彷彿風雨不到我.即便滿身風雨,總還是能愉快存活. 如果我心不靜,那不能怪風雨,只能怪我自己,反之亦然,如果我心靜,風雨也只不過是一種虛幻喧囂.

而且,就算講現實,太平世界仍然處處有. 台灣有句話說,"要做牛,不用怕沒犁可拖." 你若樂意 "耕田", 不用怕有人會跟你搶.

我對所謂辦大事或辦小事的態度是一樣的. 鳳凰衛視的 "冷暖人生" 這節目,給我很大的鼓舞,事無大小,心誠則靈. 我越來似乎越能體會這個道理. 過去,我沒服務過什麼,但服務之心倒一直都有一些.

Chomsky 最近在一封 e-mail 裏說,他常記不得自己寫過什麼,因為他每天寫大約一百多封回信. 達爾文跟他有拼,達爾文也是很常寫信寫筆記,留下數千萬字,厚厚數十巨冊,一字排開,擺在書架上,相當可怕. 可是,達爾文曾經說,如果不是因為體弱多病,如果他能有所選擇,他會選擇助人,為需要服務的人服務,而不是窩在書桌前寫書寫信.

我自己多少也有這樣的感慨,還好助人花樣繁多,非僅一端,還是那句老話,"想做牛,不用怕沒犁可拖". 即便不講精神,講現實, "世界" 都仍然遠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寬廣.

我常跟朋友們這麼說,"我對生活無懼,天災人禍難免,但過去地獄般的日子,老天爺尚且沒有絕了我的路,更不用說往後還會有什麼我無法面對的風雨."

誰知將來? 我不是預言將來,這不是對於將來的一種氣象預報,而是一種對於氣象的態度.
怡靜 發佈日期: 2006.01.21 發佈時間: 下午 8:20
不知道賓拉登和歐普拉哪個推銷書本比較厲害? 😛

杭士基的流氓國家一書台灣有出版中譯本。

------------
拉登建议美民众阅读《流氓国家》美作家名声大噪 2006年01月21日 中新网

据路透社报道,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9日播放的录像带中,“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特别提及美国外交政策批评家威廉-布卢姆所著的《流氓国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指南》一书,致使该书在短时间内销售猛增,也使该书作者威廉-布卢姆一时名声大噪。

据了解,在此之前,《流氓国家》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销售量排名第209,000位,在本-拉登为该书进行“免费宣传”后,该书销售量排名在20日就跃升至第30名。

拉登在录像带中宣称,“基地”组织正酝酿对美国发起更多的袭击。拉登同时对美国人说:“如果你们对和平与安全的愿望是很真诚的话,那我们已经做出了答复;如果布什决定继续推行其谎言和镇压的话,那你们去读读《流氓国家》这本书,很有用的。”

拉丹还援引书中的一段话说:“如果我是总统的话,我将能阻止针对美国的袭击。首先我将对所有(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造成)的寡妇和孤儿,以及那些遭到拷问虐待的人表示道歉,然后我将宣布美国对于世界的干预行动从此结束。”

布卢姆于20日在其位于华盛顿的住所接受路透电视采访时说:“当我听到本-拉登的话时,我感到非常惊讶,甚至是震惊,随后页感到开心。我非常高兴,我认为,这将有助于大幅提升该书的销售量,我并不在乎是谁的推动力。”

布卢姆补充说:“如果他(指拉登)和我一样,极度厌恶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某些方面,那么我不会介意他对我这本书的评价和认可。他赞同我的那些观点,这样很好,我对此并不厌烦。”

布卢姆透露,他的一些亲人和朋友担心,本-拉登的认可将可能使他陷入危险境地,但他本人目前还没有感受到威胁,他对此也不表示担心。

《流氓国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指南》该书共320页,于2000年出版,其中第一章标题为:“为什么恐怖分子总是选择美国?”正文第一句就预言:“美国的反恐战争必将失败,正如其反毒品行动一样。”该书的其它章节还包括:“美国对世界的礼物 -- 阿富汗恐怖组织及其同党”、“美国在联合国与世界针锋相对”以及“美国中情局如何将纳尔逊-曼德拉(南非总统)监禁28年”等。

据了解,布卢姆的其他作品包括:《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利坚帝国》、《希望破灭:美国军队和中情局自二战结束以来的干预行动》、《美帝国:1992年至今》以及《安全的感觉:如何使自己强壮,以积极应对一个变化中的世界》 。(章田)
惡少 發佈日期: 2006.01.21 發佈時間: 下午 5:17
第一次進入「生命親系譜」,看了一些文章,有個想法。
如果要保持「清醒」的態度生活,要離開台灣這個地方,不然
要有很堅強的意志力才能「清醒」地活下去。
陳真 發佈日期: 2006.01.21 發佈時間: 下午 12:31
硯文大大,跟妳報告一個CIA情報,不是開玩笑喔.

美國情報界最近盛傳,"恐怖份子" 手上很可能已經擁有手提式小型核武,並計劃以此攻擊美國本土.

這類小型核武,長寬高各約 80, 60, 30公分,大約一個皮箱,重約60-80公斤,理應偷渡進入美國並不容易,但誰知道呢?

在我一篇三年前舊文中曾提到,美國官方智庫曾評估,未來十年內,美國本土遭受核武攻擊的機率約 50 %,中獎機會相當高.

美國對此當然都一概不予置評,但根據諸多可信的報導,美國確實在一些重要地帶或城市,已經開始進行全年無休的輻射監控,以求在第一時間制止小型核武攻擊.

但我估計這是沒什麼用的. 要避免被核武所傷,唯一之計就是停止做惡,否則,別人當然會想與你同歸於盡. 美國人民別說自己無辜,它既然是你的國家你的政府,你就有義務制止它做壞事,以免它把你拖向地獄.

國際核武裁減,基本上成效不彰, 這幾年,在美國惡劣示範下,核武更從戰略價值往戰術利用上發展,化整為零,發展所謂小型核武,或努力使用各種帶有輻射性的骯髒炸彈,比如貧釉彈.

可是,炸彈是不長眼睛的,你不把別人當人看,別人當然也會想傷害你,往一種兩敗俱傷或同歸於盡的方向走.

反戰不是他家的事,反帝更不是什麼偏激之事(雖然我也不喜歡反帝這個詞),人們不願為此努力,只會自食惡果. 依我看,依現在這樣一種吃人夠夠的所謂反恐政策,核彈在地球上某個角落開花,似乎是可預料的一件事.

陳真 2006. 1. 21.
生命親系譜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