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寫下您的留言

 
 
 
 
 

標註 * 的欄位為必填欄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你的留言可能需要經過審核,核准後才會顯示在訪客留言板上。
我們保留編輯、刪除或不發佈留言的權力。
654 則留言。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下午 6:30
我沒說不能道德指控.

一切評論都是一種道德指控,不然還能指控什麼? 難道我們是在談物理化學或數學?

我是說你要妖魔化一個人的同時,難道不必給個理由? 憑空就抹黑? 然後說你自己就是 "人證". 如果這說得通,那麼,所有八卦人士都是人證,自己證明自己. 天底下有這種 "證人" 嗎?

我也沒說什麼 "用字" 謹不謹慎的問題,我不是明明白白寫著這不是字眼本身的問題嗎?

我更沒說什麼 "需要瞭解政治人物複雜的私人關係才能評論她的公開行為",會有人講出這樣阿西的蠢話嗎?

你迴避了你自己所製造的所有問題,然後不斷調整說法,接著進一步扭曲我的說法變成一種很阿西的傻話,這樣 "討論" 挺辛苦,太沒有誠信.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下午 5:25
我發現你講話總是會 """隨時""" 調整說法,見風轉舵,並且不斷扭曲別人的說法. 比方說我幾時說過你不能評論公眾人物? 我幾時說過你應先私下認識他們的生活才能評論? 我會講這樣一些蠢話嗎? 我寫那麼多,但你卻把我講的,扭曲成這樣一種愚蠢的說法.

你一來就說那張傳單多麼恐怖,讓你對 xxx "幻滅",道德指控一大堆之 """後""",你才又調整說法說你 "期許" 這張 (無恥恐怖的)傳單不是xxx 所發出.

我一直要問你的是,這樣一張具名譴責的傳單,無恥在哪? 恐怖在哪?

你無言以對,於是你現在又調整說法變成: 這張傳單ok,這張傳單沒什麼,但如果這張傳單是冒名發出,那它就是 "世間最醜陋的黑函". 你看,這下子傳單又變成ok了,是冒名才醜陋.

你看,很荒唐吧! 白紙黑字俱在,你竟也能馬上說調整就調整,比陳水扁還不可信. 五分鐘前根據一張什麼傳單,把xxx罵得彷彿對方不是人,五分鐘後又說這傳單ok,既然ok,那你是在期許什麼? 我就知道你會這樣,所以我把你寫的先給備份下來.

如果你總是要隨時調整自己的說法,如此反覆無常,並且高度扭曲別人的說法,那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跟你講話或討論.

你似乎缺乏一種對人事物對文字的基本真誠與虔誠,信口開河,隨時調整,見風轉舵,非常不負責任. 不過,這當然也是你的 "自由",甚至我發現這幾乎就是台灣菁英社會的一種主流習性,問題是,這樣一種缺乏信用,說變就變的信口開河,這樣一種台式菁英的德性,除了逞一時之快或撈到什麼短期好處之外,於己於人,還有其他什麼更為深刻的意義?
馬賽克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8:22
嗶嗶!好像「複雜」也帶著某種道德批判......

這種中文修辭真的是如水銀般流洩而出,好難管制....
馬賽克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8:19
陳真:

呃,我好像澄清過啦,我說「最醜陋」是指,「假如有人冒名散發這種傳單」,而不是本人發這種傳單,不是說本人,也不是說傳單本身。

關於道德修辭的部分,洗耳恭聽,這也是後來我會一再要求刪除原文的原因,因為有些具道德批判的詞,說出來後自己也不喜歡。

另外,我擔心的是記憶力不好,怕我記錯傳單的內容,記錯當天拿到傳單的細節。就一位長期支持的選民來說,我不認為我還需要瞭解政治人物複雜的私人關係才能評論她的公開行為。但如果你說用字要謹慎、小心,不要做無謂的道德批判,我想這需要時時記得。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6:58
續前,給馬賽克同學:

我同時也很納悶你的道德感,你說這是你見過 "世間最醜陋的黑函",你的道德指控, 不會太誇大太不真誠太偏頗了一點嗎?

傳單既然是xxx署名,就算真的是她所散發,有何不可? 對方是個公眾政治人物,他若覺遭受毀謗,儘可去告她或出面澄清不是嗎?

這不但不是黑函,更稱不上什麼 "世間最醜陋的黑函". (但我不記得這件事,也不認為此事有何道德的重要性可言.)

我對你的理解方式真的很難理解, 怎麼會有人對一件幾乎一無所知的事裏頭的一個瑣碎片段, 居然大張旗鼓地鳴鼓而攻之, 講得彷彿罪大惡極? 真是太莫名其妙了. 就算寫作需要 “靈感”, 也不應該便宜行事, 任意扭曲他人的真實生命經驗來迎合你的純粹想像不是嗎?

如果你對這一切人事物一無所知, 為什麼卻急著對其中一個毫無特殊意義的枝微末節痛下道德審判? 那不是很莫名其妙嗎? 你啥也不知道, 那你到底在審判什麼?

這樣一種莫名其妙的理解事情方式, 其實正是這個八卦社會的一種主流風氣, 簡單說就是: 道聽途說, 自己大力想像, 然後任意道德期許或道德教誨或道德審判,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這個社會很躁動輕浮, 它缺乏一種理解他人的意願和興致. 它不想理解人, 但卻很喜歡評價人, 教訓人, “期許” 人.

至於我說你不應該站上講台充當什麼 "獨立媒體" 課程的講師,你跟我抗議沒用,因為你不但無法理解或掌握言論自由的諸多原則,甚且一再展示一種充滿偏見甚至人身侵犯的言論表達不是嗎? 苦勞網這個研習會,說要教大家如何寫新聞,但你這樣一種新聞寫作方式或評論方式,足以站上講台嗎?

我不是批評你,而是純粹就事論事批評你的文字與言論向來之諸多偏頗與扭曲.

比方說,當我們描述一個惡棍自食惡果,我們就說他走上窮途 "末路",或者說他有什麼 "下場". 對其為人或惡行,則說他 "不堪入目" 或 "醜陋不堪" 等等.

問題是,即使對象是個歹徒或混蛋,這些負面道德修辭其實都嫌粗糙而封建,更何況你所評價的人是那樣一個人. 如果你沒辦法控制任意議論他 "人" 的衝動,如果你沒辦法克制這樣一種封建式道德修辭之氾濫,我不知道你如何教人寫新聞或寫報導?

"寫出" 什麼不困難,能夠"不寫" 什麼,才是本事.就好像行使權力一點也不難,你看檯面上那些政客或媒體大老的表現就知道了,但是,克制個人意志與衝動卻比較難,而這才是問題所在.

我不是說你不能使用這類道德修辭,我只是說你應該負責任地且正當地使用任何一種修辭,下筆要謹慎,彷彿每個字眼都有個神明監督似的,不要信口開河,同時也不要挑軟柿子捏. 今天如果你批評的對象是比方說醫界某位大老或你的老闆,你肯定不敢這麼信口開河對不對.

以上這些是屬於基本遊戲規則的部份.至於品味問題,依然問題重重,昭然若揭.

有位多年沒連絡的好朋友,最近見到我,她說無意中看到我的一些文章,說她很驚訝董事長這麼 "斯文",為什麼寫東西這麼粗魯?

粗魯沒錯,但我粗魯卻不粗糙,更不粗暴.

並不是寫出溫馨字眼,就是溫馨;並不是寫出 "他媽的" 就是粗暴. 我跟她說,那些都會男女,個個表面上溫良恭儉讓,言詞甜美,動作優雅,但私下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損人抹黑,從不帶個髒字,妳覺得他們就因為不帶個髒字而顯得乾淨嗎? 她無言以對.

同樣地,表面上說為 xxx "感慨",表面上說 "期許" xxx 溫良恭儉讓,表面上說她歌聲美麗,但是,你所使用的一堆道德修辭卻儘是 "不堪入目" 或走上 "末路" 或什麼 "下場" 或 "世間最醜陋"...等等等.

我真不明白,當你使用這類字眼,不覺得荒唐嗎? xxx 走上什麼 "末路"? 她選舉落選,就是 "末路"? 她被可怕的 "同志們" 鬥爭傷害,輸了提名,就是什麼令人感慨的 "下場"? 這種勝王敗寇的主流姿態,不會太刺眼嗎? 難道耶穌上十字架就是走上 "窮途末路"? 難道甘地被人槍殺就是臨到什麼 "下場"?

先把人貶得低級得不能再低級,然後 "溫馨" 地說感慨說期許,這是哪門子的感慨和期許?

這一切都不是字眼本身的問題,字眼只是一種記號,呈現一種態度,價值觀和美感.

我想,搞不好哪一天你也會溫馨地為我說感慨,感慨我的下場,感慨我的末路,但如果真有那麼一天,那或許正意味著我守住了我想守住的那條道路.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5:27
謝謝建廷,我會留著你提供的這網址,改天再貼一篇,我還沒貼完,我知道兩個老鼠歌聲的 mp3,但我的電腦聽不到這些美妙的聲音,所以沒貼出來,改天再一起把網址給公告周知.

看來,老鼠也挺浪漫.我真好奇牠們唱些什麼 "歌".
陳建廷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5:09
主題文章"男老鼠會唱情歌",這網頁有較詳細的介紹: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910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3:06
是不是講獨立媒體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 只要跟 "媒體" 有關的話題,我認為你以及裏頭許多人,都不應該站上講台.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3:03
馬賽克同學,我對你講的這些事不予置評,因為我不想談這些浮光掠影,它只是一種影子,甚至只是影子一角,無從談起,就好像我常常沒辦法跟人家談電腦一樣,除非我對電腦有個基本認識,否則我實在聽不懂別人對於電腦的諸多說明,每多一個說明,對我來說,只是多增加一個困惑.

簡單說,你若想了解 X,就必須先了解Y,但你若想了解Y,就要先了解Z,...以此類推,如果XYZ..等等等你全都不了解,那麼,除非我花幾小時或幾天給你上一堂課,或者寫出二十萬字來講解,否則實在不知道要從何說起.

你沒辦法理解一個東西的局部,除非你先理解它的整體,或者說,除非你以一種整體的(holistic)的眼光去理解,才有可能理解局部. 比方說,如果你沒聽過三角函數,那麼,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解釋什麼是sin, cos.

這也是為什麼我幾乎從不談個案的原因,因為談論個案需要理解或說明無數細節,這在技術上幾乎不可能做到.

我們所能順利談論的,只是概念或原則. 至於個案的問題,不可能這樣談,否則將流於一種不負責任的,聊天式的,任意闡釋的,主觀陳述式的偏頗與扭曲.

但八卦人士往往沒有這層困擾,別說局部,你光給他們一個蛛絲馬跡,他馬上能自動發展成一篇故事. 但是,一個心智健全人格成熟的人,卻不該用這樣一種方式去理解任何一個個案不是嗎? 醫生難道是這樣子看病的嗎? 難道我們對人對疾病的理解只是一些片斷的數據或生活中隨便挖出一塊浮光掠影,然後就能發揮想像力,大加闡釋? 甚至用可怕的各種負面道德修辭來給予論斷? 這樣對嗎?

當然,你若想談,儘可繼續談,只要言論適當.

我同時也很納悶你的道德感,你說這是你見過 "世間最醜陋的黑函",你的道德指控, 不會太誇大太不真誠太偏頗了一點嗎? 傳單既然是她署名,就算真的是她所散發,有何不可? 對方是個公眾政治人物,他若覺遭受毀謗,儘可去告她或出面澄清不是嗎?
馬賽克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2:47
陳真,跟你抗議。「獨立媒體」是苦勞網營隊的名稱,我又沒自稱過我懂什麼獨立媒體,我去也不是講獨立媒體。裡面有些講師平常應該也不講、不做「獨立媒體」吧,只是苦勞網覺得其他領域的人的經驗對獨立媒體也有參考價值,所以一起找來當講師了。我們又沒自吹自擂說我們懂獨立媒體,怎麼劈頭就罵呢?有些一頭霧水。

(那邊馬賽克了,這裡跟著馬賽克)
馬賽克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2:28
寫好了,不過又發現陳真已經徹底馬賽克了。本來也想學著馬賽克然後貼上來,但發現不行,會被猜出是誰。所以只能張貼底下一段:

一直到199X年,局勢出現變化。民進黨不再提名AAA參選市議員,同選區的女性保障名額改提名BBB栽培的CCC。於是AAA脫黨競選。某天晚上,我到苓雅區師院附中附近的某學校聽公辦政見會,人很多,很熱鬧。在散場時,許多助選員發傳單給在場群眾。

其中有一張傳單引起我的注意。那是署名AAA的傳單,裡面的主角是BBB。傳單很簡單,字不多,主要是一隻昆蟲,應該是蜜蜂吧,頭部畫成BBB的樣子。蟲子的附近還有許多朵花,很清楚傳達「採花」的意象。裡面的文字簡明扼要,意思就是批判BBB採完老花,就不理老花,轉向新花。當然,這裡的「花」,也很清楚,是指「女性」。

這裡的新花、老花是指什麼,影射什麼,傳單沒有明講,隨人去想。不管如何,這張傳單在批評BBB與女性間的關係,是很清楚的。至於裡面說的是男女關係?工作關係?以「採花」的意象來表現,看來是指男女關係。以這樣的傳單設計方式,是希望看到的高雄鄉親產生什麼聯想,似乎是很清楚的?

也有可能是其他人冒AAA之名散發,用意在打擊BBB與CCC。但又有些奇怪,政見會場人山人海,各候選人的工作人員都會到場,似乎不是散發冒名傳單的好地方。但如果說是AAA發的,也很奇怪,因為這樣等於是拿自己去跟市井流言對號入座。

(補述:那張傳單的質感是很粗糙的,那隻蜜蜂畫起來很粗鄙,實在讓人無法跟陳真筆下的 AAA 起聯想。或許真是冒名黑函,或許 AAA 根本不知情?)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12:23
全部打上馬賽克了,呵呵...

至於馬賽克兄要不要寫,我管不著,我是認為你若幾乎啥都不知道,那麼,發表一種空洞的感想做什麼? (這會害我成為消防隊員.)

另外,我常看很多紳士淑女型的正人君子,彷彿跟情緒有仇,好像很害怕情緒會使他們露出原形似的,對情緒給嚴重污名化. 這真的很奇怪,人又不是石頭做的,表達喜怒哀樂有啥問題? 有情緒不好嗎? 寫東西為什麼要不帶情緒?

問題跟情緒一點關係都沒有,問題在於態度,在於是非,在於規則,在於某種東西的 "文法" 或基本原則,不是在於什麼情緒不情緒.

我要管制的不是任何人的情緒,而是他講一些不該講或無法講的東西.

現代人活得挺不健康,當他這麼害怕情緒表露,苦苦壓抑忍耐,這樣的一種很害怕 "情緒" 的情緒,恐怕才會得內傷. 題外話.
馬賽克 發佈日期: 2005.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9:31
我原先希望刪除的原因,是希望不要有人 Google 來然後當八卦傳。但陳真目前的作法,還是會讓人 Google 到。如果陳真覺得還是應該保留他們兩人名字,覺得這些事情應該被討論,我想我可以平實地寫一份回憶。去除感情氾濫的部分,去除不必要的評價,就記憶所及寫一篇盡量不帶情緒的短文。

如果大家覺得我應該這麼做以示負責,我可以寫。如果有陳真這insider 在旁說明一些狀況,應該會有助於大家理解一些事情。

ps. 良哲兄,我沒說過「沒有證據」,我就是人證。我是說沒有「證物」,這會使證據力打折扣,而且無法辨別是否有人假冒散發。
陳良哲 發佈日期: 2005.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8:28
既然應人要求刪除留言,那麼打馬賽克也是應該的啦。只是陳真最先的那篇留言,好像忘了也打上馬賽克喔。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8:08
"相關" 留言刪了,連第一封也刪了,否則一看是誰,變成你單向挨我們的罵.

另外,我還打了馬賽克,良哲不會介意吧?!

OK,歷史凐滅了,若要繼續,請遵守一下遊戲規則吧.

我不是鄉愿之人,任何公眾人物的公眾言行,都可以批評,不管我跟他們有多少交情,都不會影響我對這一點原則的看法.但是,批評跟爆料不一樣.

要爆料也可以,但請把話講清楚,而且只能針對公眾部份來談,畢竟這裏不是八卦傳播中心. 即便是個大惡棍或爛政客,照樣不能在他身上為所欲為.

之前的留言,雖然讓人感冒,但我覺得 "大致上" OK,沒有逾越尺度,但既然你堅持要刪,那就刪.

我對人一般評價平平,好人壞人似乎都跟我差不多,但總有那麼一些少數人,似乎比我們要善良許多,xxx和 xxx就是其中之二.我不是說他們所做的一切全是對的,而是說我對他們的正直和愛,挺感動.

具名罵人的傳單就算真的是xxx發出的,那又怎麼樣? yyy不能罵或不該罵嗎?
陳良哲 發佈日期: 2005.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7:36
作為讀者,不但不能從XXX的文字中得知過去到底發生件什麼事,還得承受XXX所傳播的負面印象。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究竟是什麼樣的傳單,不能講清楚說明白嗎?如果不能,為什麼一開始就要拿這樣的事情來「感慨」呢?

現在XXX又說沒證據,自己的這些留言應該刪除。那在我這個讀者心中的負面印象,又該怎麼樣「刪除」呢?

這又好像賞了人家兩耳光,又說,啊算了算了就當沒這回事吧。只是,這次被打的是死人,是個無法為自己說是要追究毀謗還是忘了耳光的死人。怎辦呢?至少,先說清楚這兩個耳光是怎麼來的吧。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7:23
那些自以為是改革者的人,往往以為是他們的想法內容具有改革作用,但這是錯的.把這個內容替換成另一種內容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形式. 重要的不是遊戲的參與者或勝負,而是遊戲規則.

高喊一堆進步內容是無甚意義的.所有內容都平等,天底下沒有進步的內容這種東西.進步在於遊戲規則在於形式,而不在內容本身.

形式是以一種排它的方式存在,排除不合形式或不合規則的內容,而不是排除不中聽的內容. 就好像句子是排除不合文法的字眼組合,而不是排除內容不佳的句子. 因此,找一堆作文高手來談文法,基本上找錯人了,就好像找一堆健美先生來醫學系當教授一樣.

身材健美不一定就是健康;健康的人也不一定懂得如何治療疾病. 作文高手或言論內容很炫很摩登的人士,更不代表他明白言論自由的精神. 那些自命進步的小眾媒體,我看幾乎都比大眾媒體更可怕更墮落更反動更封建.他們似乎以為進步媒體就是要懲奸鋤兇或鼓吹什麼進步言論.

天底下只有正常媒體,沒有進步媒體,內容 "進步" 是毫無意義的. 重要的不是你提供了什麼內容,重要的是你排除了哪些內容. 也就是說,重要的是你以什麼樣的標準,排除了什麼樣的內容.

在台灣,那些自命為進步的媒體,我看比誰都退步,他們往往連一個留言板都無能管理或根本不知道怎麼管理. 只有缺乏自尊的人,或身家名譽都豁出去的人,才敢去留言.

一個遊戲,如果怎麼玩都行,那它就不是一種遊戲.一種言論環境,如果講什麼都行,那其實就意味著你什麼也不可能講,除非你匿名,就跟公共廁所牆壁的塗鴉一樣,你不可能有任何有意義的溝通或討論.

自由就跟鬼一樣,無形無狀,根本不存在,除非我們給它畫出一個界限. 遊戲也不存在,除非我們給它一種遊戲規則.

比方說你丟給我一個球,我接著,又丟回給你,一來一往,那我們就是在玩一種丟球的遊戲,這遊戲, 乍看好像沒有規則,其實有,比方說你不能把球往你後面扔,那我不知道你到底要扔給誰,如果你以為你可以亂扔,那意味著我們無法玩丟球的遊戲.

台灣第一個應該先改革的,就是那一大堆改革者.他們若非無知,就是無心.所謂改革只是一種姿態,一種姿勢,一種身段,一種晉身階,一種高尚血統,一種漂亮修辭,一種作文比賽.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6:48
如果今天你如實地敘述一份傳單, 你要怎麼 "期待" 或 "期許" 當然都行, 但你一邊灑下大量的負面道德修辭與評價, 一邊說你忘了內容, 僅憑片斷記憶, 然後又把它講得很可怕, 什麼 "世間最醜陋的黑函", 是個 "謎", "背叛" 啊什麼的, 這樣的一種沒頭沒腦的八卦論述, 讓當事人根本無從辯解,這不是很過份嗎?

兩位當事人是不是我的朋友, 與我對你的 "八卦論述" 之批評毫無關係, 他們是政治人物, 他們的公眾言行儘可受到任何批評, 問題是, 你這種沒頭沒腦但卻極其負面的八卦論法並不叫做批評. 即便是對一個惡棍都不該用這種方式去談論.

我們對 "期許" 並沒有任何定義或字意上的不同用法. 做為一個選民, 你當然可以對任何公眾人物有所期許或期待, 問題是, 第一, 你連 "期許" 什麼都沒講, 而是任意灑下一堆負面修辭; 那叫抹黑, 不叫期許.

第二, 你所期許的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公眾是非, 而是一種針對 “人” 的道德指控, 是你的道德姿態有問題, 而不是你不能期許. 就好像你之前寫文章教訓反戰人士之反侵略或質疑319槍案的態度一樣, 擺出一種不可思議的道德高姿態:

“如果你質疑319, 那你就是沒有人性” 或 “如果你 (具名) 發傳單批評xxx, 那就是世間最醜陋的黑函”.

(我不明白,傳單既然具名散發, 怎麼會是黑函?)

第三, 你自己也承認你對你自己所談的所知無幾, 根本就是道聽途說或所謂僅憑一張什麼傳單的記憶, 既然如此, 你怎麼那麼容易就有這樣的 "期許"? 你的 "期許" 不會太廉價太空洞太自以為是了一點嗎?

我對我所不了解的是非, 第一步就是先搞清楚是非, 然後我才有可能產生評價甚至期許不是嗎? 我對我根本不了解的事,我不知道要期許什麼碗糕.

我不是要禁止你期許, 我只是說你的期許是很不對勁很八卦很無情很傷人.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2:47
1.你一再給出各種極其負面的評價性修辭,但卻又故做寬容地說你不願意說出傳單內容,這樣一種 "寬容",難道不是比惡毒更惡毒?

你給人蓋了棺, 論了定,留下巨大的黑暗想像空間,卻沒有負責任地為自己的惡毒修辭給出理由,這豈不是讓當事人百口莫辯,因為當事人根本不知道要怎麼辯護這樣一種純粹修辭性影射性曖昧性的惡毒評價.

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盛行於台灣私下人際關係或網路世界的八卦文化和抹黑式 "議論" 方式.

我們應如實地如實地如實地敘述事情,而不是總是給出一堆形容詞,給出無數修辭,另一方面卻不說這些修辭與評價的依據究竟是什麼.

2.你說你 "心裡一直保持這個(傳單不是她寫的)期待",這句話在道德上更糟糕.

第一,如果你的 "期待" 落空,難道xxx就變成一個混蛋? 或是因此變得不讓人尊敬? 或是因此減損了她的善良和無辜?

第二,你不去批評整個深具加害性的惡質環境,卻反倒批評受難者有無溫良恭儉讓,你的道德感不會太主流了一點嗎?

第三,不管任何人,除非是耶穌,除非是xxx的爹娘,否則,誰有資格 "保持這個期待"? 誰有資格 "期待" 別人美麗善良,"期待" 別人必須做好人好事?

難道不是只有道德上完美或至少更為崇高的人,才有資格期待某個人成為一個好人或做出什麼犧牲奉獻的偉大行為? 但你是耶穌嗎? 你是道德完美的人嗎?

今天若是你遭到同樣的處境,我猜你不會比大家更溫良恭儉讓,更不用說像xxx那樣默默忍受許多可怕的折磨.

可是,你顯然以為自己是耶穌,所以才會抓住一個近乎莫名其妙的什麼傳單,一種單一而片面,片面而極其瑣碎的行為面的東西,竟然企圖以此來論斷他人或期待他人之道德表現? 如果你的 "期待" 成立,那就 ok, 對方 "仍然" 是好人,如果期待落空,那她就是 "世間最醜陋".(彷彿人性的好壞是一種股票行情,隨著某種外來因素而起起落落.)

第四,道德的唯一期許對象就是自己. 別人如果也在你的生命或生活中隨便挑出一個行為面的檢驗標準,然後對你有所 "期待",通過這項檢驗則ok,沒通過則是渾蛋,你心裏做何感想? 你想,上帝在天上看了這樣一種自以為是的心態,而且是一種極其淺薄的評價人的方式,上帝會不會發火?

第五,隨便告訴我任何一個人,我都能用你的自以為是的曖昧修辭來使他蒙上一層污衊的印象,或是讓他陷入一種等待判決式的道德 "期待",通過期許則 ok,沒通過就是醜陋. 可是,人性是這麼低級膚淺的一種東西嗎? 如果是,那麼,這樣一種看人的眼光依然只能用在你自己身上,而不是像耶穌那樣,拿來 "期許" 別人. 別人不 "期許" 你就已經夠寬容了不是嗎? 你怎麼反而要 "期許" 別人呢? 我也來期許你,你要不要接受我的期許?

第六,我不知道你指的傳單是什麼,而你顯然只是一個一般選民,對這些事幾乎一無所知,如果是這樣,那你的 "期許" 就更顯得自以為是且荒謬透頂.一個人怎麼可能以那麼高的一種道德姿態來期許一件自己根本一無所知的事? 這樣一種行為,不是很糟糕很不堪入目嗎?

第七,從你一開始一連串莫名其妙的負面修辭,比如什麼 "政治上的末路" "世間最醜陋的黑函" "心裏保持一種期許" 等等,其實恰恰顯示出你自己的美感與道德感是怎麼一回事.

我是說,你就像台灣社會一般都會男女那樣,有著一模一樣的世俗功利價值觀("末路","下場" 相對於 "成功"),有著一種好萊塢式的膚淺美學,一種股票行情式功利式的道德行為主義,一種只問受難者或弱勢一方有無溫良恭儉讓的中產階級品味.

台灣選舉或各行各業,之所以種種惡質化手段總是會奏效,之所以劣幣逐良幣,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一種膚淺醜陋的看待人事物的方式.

第八,我記得前一陣子收到一封kkk的團體信,上面說有個有關獨立媒體的研習營,我看了 "講師" 名單,愣住了,這些講師,有幾個真的了解或真的關心什麼獨立媒體或媒體原則? 不如請江霞來當講師還更名正言順.

我看你也是講師之一,但你對媒體言論的諸多原則,不但沒有表現出什麼令人敬佩之處,而且似乎把公眾議論之處當成一種聊天室或練習修辭中心或八卦傳播站.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11.15 發佈時間: 上午 5:25
1. 說她 "不堪入目" 不叫罵嗎? (這一題可以跳過,因為我知道你又會辯說那不叫罵)

2. 你是說全部要刪掉? 不用吧? 這樣的尺度仍然ok.

3. 如果是傳單,就是可以公開的東西,有什麼不能講? 你講沒關係啊.

4. 我不知道你指什麼傳單,我對他們的了解並不是來自市井流言,而是完全來自當事人的說法以及我自己多年的親身感受.

5. xxx和aaa沒有什麼男女感情,像這個就是流言. 事情根本不是這樣. 我不想談它,並不是因為裏頭有什麼見不得人之處,而是恰恰相反,請注意這句恰恰相反,真的是恰恰相反,它不但沒有任何見不得人之處,相反地,任何一個知道真相的人,恐怕都得為xx之善良與無辜而垂淚.

那是一個很美麗的故事,主角只有兩個人,一個是xx,一個是xx. 正因為美麗,所以我不想用拙劣的言語減損它的美.

6. 許多可怕的事發生在xx身上, 但是,就像電影 "驅魔" 那樣(還沒看的,趕快去看),魔鬼附身當然是醜陋的,但當事人的愛與良善,足以把醜陋的事化成美麗詩篇.

7. 我不是指控任何人,我指控的是一種扭曲人性的政治.那些捧藍貶綠的人們,捧藍之餘,不該忘了老 K 當初是如何惡形惡狀.其中許多惡行之下流與荒唐,絕不是現在的年輕選民所能想像.民進黨很壞,但除了A 錢之外,基本上它是另一種壞的方式.

8. 女性在惡質政治中所遭受的打擊,往往是男性的兩倍.
生命親系譜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