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寫下您的留言

 
 
 
 
 
651 則留言。
Chienhui 發佈日期: 2005.08.23 發佈時間: 下午 7:16
How the G8 lied to the world on aid.
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story/0,3604,1554311,00.html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23 發佈時間: 下午 1:55
李敖告人毀謗,但他卻先毀謗了李昌鈺. 我不相信李昌鈺會出賣自己的專業!

再說,李昌鈺的報告和無數訪談,基本上就已經很明確地否定了官方說法.

李昌鈺自始至終說這是要製造事件,而不是要殺人,這不是一樁謀殺案.

既然不是要殺人,哪來(所謂恨扁入骨的)殺人兇手陳義雄?

李昌鈺的報告更明確否定了 "針對陳水扁開槍,與呂秀蓮無關" 這項根本無憑無據憑空捏造的官方結論.

很多人希望李昌鈺親口說出這是自導自演,但這種期待十分強人所難. 他若置身事外,或許可以這麼講,但他既然負責證物鑑識,就只應談證物,根據證物講話或推論,而不應該談某種不是由證物所能導出的結論.

他可以根據物證負面地(negatively)排除一些可能性,比如排除謀殺的可能,但他無法正面地(positively)提出有關偵查方面的推論或推測.這難道不才是一種負責任的專業? 難道我們希望他變成一個政客,講一些不是他的工作角色所應該講的話?

陳真 2005. 8. 23.
========================

中央社 2005 / 08 / 23

李敖擬控告檢察總長吳英昭誹謗

(中央社記者陳舒棠台北二十三日電)無黨籍立委李敖今天表示,三一九槍擊事件結案,台灣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不起訴處分書,部分內容貶低他的公信力,他將控告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吳英昭及台南地檢署檢察官郭珍妮、王森榮、高峰祈三位檢察官誹謗。

李敖(台北市)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指出,不起訴處分書針中「調查經過及發現」部分,第九點「其他疑點之釐清」內容,寫他所持有所謂「美國中央情報局調查三一九槍擊事件機密資料」是憑空捏造,顯然已構成誹謗罪行。

他認為,整份不起訴處分書是為封殺他所提供兩人兩槍兩彈的偵查方向,將方向導向一人一槍兩彈,他身為歷史學家,專門提供資料揭發真相,不起訴處分書貶低他的公信力。

李敖說,美國早就知道三一九槍擊事件的真相,卻故意掩護真相,目的就是為儘快通過軍購,透過李昌鈺與民進黨政府談判。他認為,李昌鈺應該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某種信念,才會出賣自己的專業。

他表示,英國文豪巴特勒(Samuel Butler)曾說「他不介意說謊話,但介意粗製濫造的謊話」,看完整份不起訴處分書後,他認為,不起訴處分書是「粗製濫造的神話」。

李敖認為,控告吳英昭等人絕對沒有用,因為「法院過去是國民黨開的,現在是民進黨開的」,但是歷史是要留下紀錄,他要在歷史上留紀錄,三一九槍擊事件現在沒有真相,將來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940823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21 發佈時間: 上午 5:30
民視 2005 / 08 / 20

禽流感變種病毒 明年恐全球爆發

在上個世紀初,全球曾經爆發流感大流行,短短幾年就死了四千萬人,這個噩夢有可能即將重演,全球的禽流感疫情預計在明年初爆,但台灣的疫苗和抗毒藥劑都不足,醫生提醒民眾要從現在就開始做預防不再只是小感冒,一種直接威脅人類的流感病毒,可能就要蔓延由禽流感H5N1變種的病毒,號稱殺手病毒,可以直接破壞免疫系統,死亡率高,殺傷力強大

根據美國疾管局預估,一旦流感侵入台灣,可能有530萬人感染,一萬四千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也計算,如果大流行,全球可能超過200萬人死亡變種病毒,全球矚目,台灣地區的防治,也已經進入國安層級

醫師提醒,防治流感,將成為全民運動SARS風暴,記憶猶新,未來的新型流感,感染方式更多元,除了家禽傳染人群,人體相互感染,更可以經由侯鳥,跨國散播,最可怕的是,目前,還沒有任何疫苗,可以防治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9 發佈時間: 下午 1:56
不管什麼時候,想寫信給農委會或內政部,請到本台 "相關網站" 部份(首頁上方),按一下即可. 相關網站這部份,我會隨手增添,網站數量有點多,我盡量精挑細選.

陳真 2005. 8. 19.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8 發佈時間: 下午 3:53
中國時報 2005. 8. 17.

遭懷疑、監聽 感覺好心被雷劈 王幸男光火:要找專案小組算帳

何榮幸/台北報導

三一九專案小組傳出曾懷疑民進黨立委王幸男涉案並予以監聽,王幸男昨日聞訊大呼,「我要找他們算帳!」王幸男強調,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曾被懷疑與監聽,這種感覺很像在車禍中報案卻被反指肇事一樣「好心被雷劈」,他跟專案小組沒完沒了。

王幸男指出,由於朋友向他透露陳義雄很可能涉案,他在去年四月六日首度向刑事局長侯友宜檢舉,強調陳義雄有政治動機、出現在三一九現場並非巧合、功夫很好又會潛水不致於溺斃;但侯友宜表示,專案小組接獲檢舉的可疑份子達一百多人,很難全數追查,陳義雄家人則在四月十一日舉行火葬。  

他說,專案小組不但錯過黃金時機,他在五月時再度詢問侯友宜是否已調查陳義雄,侯友宜表示專案小組已排除陳義雄涉案;直到專案小組查到唐守義賣槍集團,才回過來問他相關線索,他也再次將朋友的檢舉翔實以告,後來果然證實陳義雄涉案。

王幸男表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曾被懷疑、監聽,直到後來有相關人士告訴他,專案小組在調他的通聯記錄,他才覺得事情有些奇怪。「我是第一個向專案小組明確指出陳義雄涉案的人,這點專案小組也已經承認,但專案小組卻反過來懷疑我,我跟專案小組沒完沒了」。

王幸男指出,當初他的朋友也是怕得要命、不敢作證,但事後證明,他的朋友所說的都是事實,陳義雄才是專案小組應該調查的對象。他不能接受「發現車禍報案者反被誤指為肇事者」的事發生,但他預定在昨晚啟程前往北歐,準備返台後再來找專案小組算帳。

=====================
2005.08.17  中國時報

槍擊案前傳「兩顆子彈、選舉翻盤」 馬路消息 扯上王幸男

蕭承訓/台北報導

為了追查三一九槍擊案,檢警專案小組除了以槍追人外,包括所有關於槍擊案傳聞也都鉅細靡遺查證,連事發後最早說出陳水扁中槍的立委王幸男也被警方列為清查和過濾對象,並清查他與陳義雄間的關係,之後證實王幸男與全案無關。

專案小組透露,案發後有人說在槍擊案發生之前,台南地區就已傳出「兩顆子彈、選舉翻盤」的傳聞,但經專案小組深入追查,發現是一名台南市調查員聽來的「馬路消息」,他更說出這項傳聞的來源,是在立委王幸男服務處,專案小組問該名調查員,但對方卻說無法證實,也找不到當初說的人,此一線索便不了了之。

提供線索 成查訪對象

專案小組證實,在未查出槍枝是由唐守義製造的證據之前,所有與總統槍擊案有關的證據和傳聞,都經查證和過濾,而立委王幸男因為在槍擊案發生的第一時間,即曾對外表示陳水扁中槍,且王幸男在戒嚴時期曾有在美寄爆裂物炸傷前副總統謝東閔的前科,因此警方將王幸男列為重要查訪對象。

而在警方公布黃衣禿頭男子相貌後,王幸男即曾向專案小組表示該禿頭男子是台南市角力協會的陳義雄。據王幸男表示,黃衣禿頭男早在案發後幾天即曾在電視上曝光,由於黃色夾克是角力協會制服,加上他這位朋友幾乎每天與陳義雄在一起,所以他朋友一看到照片時就懷疑說:「這不是義雄嗎?」當時幾個友人還曾當面問過陳義雄,只是陳矢口否認就是他。

抽絲剝繭 被排除涉案

王幸男指出,三月廿八日當天晚上,陳義雄本應出席角力界的例行聚餐,卻無故爽約,友人更加懷疑其涉案程度。

沒想到,第二天,陳義雄居然離奇地死在安平漁港,由於陳義雄本身是運動健將且水性相當好,死因離奇,讓王幸男友人不寒而慄。友人急著打電話給王幸男,希望趁陳義雄還沒被火化前,趕快驗屍。王幸男把這個訊息傳達給專案小組,專案小組當時之所以未直接針對陳義雄部份進行全面清查,也是懷疑陳義雄與王幸男之間是否有任何關係。

不過,專案小組在去年十月間查出,陳義雄涉案後,回過頭來想起王幸男當時所提供的線索,遂調查王幸男與陳義雄和其他關係人之間的交往關係,但都沒有發現彼此間有所聯繫,最後完全排除王幸男涉案的可能性。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7 發佈時間: 下午 2:18
這是舊報,"兇手" 不是死了,怎麼還會追殺 "目擊者"? @.@"

===================

中時電子報 2005 / 07 / 20 (星期三)


法部否認三一九案偵結 五證人封口:怕被追殺

黃文博、施鎰欽/台南報導、劉鳳琴/台北報導三一九槍擊案的五名關鍵目擊證人,對專案小組有否前往查訪取證,均三緘其口;對於將來可能被公布姓名,有人驚恐地說:「怎麼可以,會被追殺的」。

記者十九日下午透過管道尋訪五名重要目擊證人。對記者的訪問,她們均採不承認態度,一致答案是「不知道」、「不要問我們」、「不要再來煩了」。服飾店姊妹被問到是否認識陳義雄?案發當天有否相互打招呼?回答是:「請讓我們好好作生意,不要再來吵我們了。」

店家老闆娘較不激動,受訪時並未放下手邊工作,她表示,當天附近商家均有營業,看到禿頭黃衣男的人很多,也有用V8拍攝現場的,「可以去問別家看看。」

她並說,當天她認真作生意,並沒特別留意任何事,而且也未進入人群看車隊,所以沒印象。總統、副總統遭槍擊是「大代誌」,不可以亂說話的。

記者問她,目擊陳義雄當天站在射擊熱區,而向專案小組提供證據的總共有五人,其中一對姊妹與陳義雄認識,而且還打過招呼。老闆娘回答「你們怎麼這麼厲害,什麼都知道。」

再問她,如果將來為了昭公信,必須將五名證人身分曝光,妳有何意見?回答:「那怎麼可以,會被追殺的。」

老闆娘並說,以前立委李慶華來過之後,電視台跟著播,就有群眾反應很激烈,很兇的,讓人很害怕,希望證人身分不要公布才好。

據了解,○三一九專案小組補強證據的人證,主要是取得了五名證人指證,槍擊案發前曾經看到陳義雄站在槍擊熱區內,身穿黃色夾克。以此輔證結案,期能更取信於眾,而全案偵查報告,已呈給檢察總長審閱。

法務部政務次長湯金全昨天召開記者會,否認三一九槍擊案即將偵查終結。湯金全說,他向參與偵辦的檢警查詢後,均表示並未看到偵結的偵查報告,不過法務部長施茂林認為,媒體寫得那麼詳細,「可能是有一份報告。」

對於偵查中的案件,法務部一貫的立場是不予過問,但昨天湯次長卻主動跳出來說明案件仍在偵辦中,打破了不過問具體個案的慣例,此舉頗耐人尋味。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7 發佈時間: 下午 1:25
國民黨是殺別人, 民進黨是殺自己, 說起來應該也可以算是一種進步吧.

陳真
==================
中央社 2005 / 08 / 17 (星期三)


319案結案 台聯:各界應尊重司法

(中央社記者陳永昌台北十七日電)319正副總統遭槍擊案,最高法院檢察署今天宣布結案,全案予以不起訴處分。台灣團結聯盟秘書長程振隆表示,台灣是民主法治國家,各界應尊重司法和相信司法體系,不宜再妄加揣測;不過,未來如有新證據,檢調單位當然有必要再調查。

程振隆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是民主法治國家,司法體系早在中國國民黨主政時期就已經建立,對於司法單位將319槍擊案結案的決定,各界應該尊重,不宜再妄加揣測。940817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7 發佈時間: 下午 12:46
這可能是一種最新發現的邏輯推論吧?

董事長的家, 距三一九槍案 "現場" (?) 大約一百公尺, 對那一帶熟透了. 陳義雄開的星億旗幟社就在金華路二段, 他人從二段跑到三段, 應當不是什麼怪異的事吧? 董事長以前二段三段一天要來回跑十幾趟, 跟學姐最常去的就是阿扁兇殺案現場的翰林茶坊買珍珠奶茶, 陳義雄的家就在 "現場", 他不在 "現場" 出現, 要在哪出現?

而且, 他開槍殺阿扁之前, 遇到幾位鄰居, 還主動上前跟他們打招呼問阿扁車隊什麼時候會到呢! 夠臨危不亂了吧. 這些被他 "打招呼" 的人, 一年後紛紛變成 "目擊證人"!

還好董事長當時人不在台灣, 要不然可能說是我開的槍, 說我由愛生恨, 痛恨阿扁已久, 還好我有不在場證明, 要不然得麻煩各位發動聲援了.
陳良哲 發佈日期: 2005.08.17 發佈時間: 上午 10:38
可以這樣「間接證明」喔.... @.@"
=======================================
2005.08.17  中國時報
目擊者指證陳義雄在場
蕭承訓/台北報導


刑事局依殺人未遂罪嫌將陳義雄函送台南地檢署,在缺乏作案槍枝的物證情況下,主要是依據陳義雄家人和五名在場遇到陳義雄的民眾證詞,而有廿名在槍擊「熱區」的民眾看到車過金華路三段十六號的陳水扁出現痛苦表情,間接證明當時人站在十六號的陳義雄涉案。

由於陳義雄已溺斃,警方專案小組在三月七日突破陳義雄家人心防,供出陳義雄畏罪自殺後,決定擴大查詢陳義雄在場的證據,包括金華路三段附近的監視影帶,和民眾拍下當時掃街的錄影畫面,證實陳義雄當時確曾在金華路三段十六號出現。


專案小組以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所找出的槍擊熱區為根據,再調出當時掃街的影帶,全面找尋當時在「熱區」出現的民眾,專案小組一共找到四十人,其中包括五名明確指證陳義雄在現場的目擊證人。

儘管五人都表示未看到陳義雄掏槍射擊,但證人已證實陳在現場,而彈殼掉落的十四號也是第一現場。此外,「熱區」內的民眾再回憶當時案發情形,有廿人表示,陳總統的車過十六號後,便看到陳水扁出現痛苦表情,這與專案小組研判的彈殼落點及陳義雄所站的位置相吻合,補強專案小組在人證方面的證據。
陳良哲 發佈日期: 2005.08.16 發佈時間: 下午 12:14
新聞局的電子信箱怎麼那麼難找.....
在廣播電視事業處的網頁找到了一個,也許可以擬個稿,可供大家一起寄到新聞局,用明信片用E_MIAL,像AI那樣,往新聞局不斷地寄。
=========================================
本局廣播電視事業處各科專線:
為鼓勵民眾勇於檢舉不法廣播電視節目及廣告,特設專線(02)23515717
傳真:(02)23518511
E-mail:rta@mail.gio.gov.tw
地址:台北市天津街2號3樓
陳良哲 發佈日期: 2005.08.16 發佈時間: 上午 4:15
http://www.pots.com.tw/article.pl?sid=04/04/16/2246249&mode=nested

《我的野百合》,陳信行。

去年四月,在所謂的「真假野百合」紛擾的那段時間裡,其中一篇相關的文章。
『......但是,四年下來,不知是否會有更多我的野百合同儕同意我的看法:我們當年離開廣場時呼喊的口號「追求民主、永不懈怠」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及時。...... 』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5 發佈時間: 上午 1:01
請別誤會喔,我的精神講話是有針對性的,我不敢(也不可能)針對其他人. 我們當然只能跟那些還可以溝通的人喊話.請見首頁.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4 發佈時間: 上午 10:35
我沒見怪,別說抱歉.
dufy 發佈日期: 2005.08.14 發佈時間: 上午 3:31
報歉,下次改進。

"美國在日本投原子彈的騙局",龍生的文章為網路轉寄,當初的信件上也沒有附作者姓名,查不到確實的出處。這是其中一個GOOGLE查到的地方。
http://forum.csie.vnu.edu.tw/Topic.asp?TOPIC_ID=4869&FORUM_ID=49&CAT_ID=10

楊照的文章出處如下:新新聞784期
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784/784-044.html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4 發佈時間: 上午 1:31
轉貼文章,可否請盡量註明一下出處或原始來源,比如楊照那篇是哪來的? 對方會樂意這樣貼嗎? 另一篇甚至連作者的名字也不見了,文章來源呢?

還有就是我沒有時間幫各位重排版面,只能拜託各位要貼的時候,先自己把它排好,弄整齊之後再貼上. 別說這是小事,我自己也不喜歡被人這樣亂轉貼,而且文章經常排得亂七八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請各位配合一下.

陳真2005. 8. 13.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3 發佈時間: 上午 5:08
錯了錯了,寫錯了,是後者(《美國在日本投原子彈的騙局》)顯然比前者(《真誠騙人 最有效的戰爭新武器》)還要更嚴謹、更可信一些。龍生比楊照寫的更可信.

若有轉貼轉寄,麻煩更正.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2 發佈時間: 下午 11:02
楊照(文章來源呢?)和龍生這兩篇文章,epistemologically speaking, 不就是同一種東西嗎?都是一種幻想。如果不管結論之荒謬,後者(《真誠騙人 最有效的戰爭新武器》)顯然比前者(《美國在日本投原子彈的騙局》)還要更嚴謹、更可信一些。

請見首頁.

陳真
dufy 發佈日期: 2005.08.12 發佈時間: 下午 3:25
真誠騙人 最有效的戰爭新武器     

文/楊照

前兩周寫了關於美日過去歷史恩怨的回顧,尤其是談到了被壓抑的太平洋戰爭經驗,以及美國決定對日本動用核子武器的考量。兩位熱心的讀者,透過不同的管道,傳給我同一篇在網路上流傳的文章──質疑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真實性。

  這篇作者署名「龍生」的文章很長。文中仔細論到了幾方面的疑點,再以肯定揭發內幕的語氣,宣告:「美國從來沒有在日本本土投放過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的事件是一場騙局,那祇是美軍進行的一場非同尋常的資訊戰和心理戰,一次非常成功的『轉戰爭』。」

  照作者「龍生」的說法,事實上在長崎投下的,祇是B-29所載運的一般凝固汽油彈,轟炸真正造成的死亡人數祇有不到300人。可是美國總統杜魯門卻煞有介事地召開記者會,宣布「長崎消失了」,而且還公布了核彈爆發的影片。但事實上影片裡拍攝記錄的,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原子彈爆炸──在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時的影像。

  全世界、包括日本國民都被騙了,日本因而被嚇得趕緊投降。不過事後日本政府知道了真相,但是他們卻寧可和美國一起保守這個秘密,因為這樣一來,日本就可以繼續凸顯其「唯一曾經被原子彈襲擊國家」的身分,以「受害者」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來避免別人對於他們戰爭責任的追究。

   虛假、恫嚇式的戰爭新科技

  看這篇文章,我完全沒有被說服,祇覺得荒謬與無奈。廣島與長崎所遭受到的破壞,有太多太多的記錄與證據,參與在美軍原子彈攻擊計劃裡也有太多太多的人,這些人與這些證據,多到不可能被任何單一陰謀所操控、捏造。這是基本常識,如果真要如「龍生」說的那樣,搞大陰謀大騙局,美國方面得動用多少人,短短幾天內多少人會接觸到這個陰謀騙局的真相,怎麼可能他們統統都保持沉默,在戰爭結局後半世紀中卻沒有揭露這段秘辛?更荒謬更可笑的是日本民眾日本政府有可能去捏造得出廣島原子彈紀念公園方圓數里內焦荒的廢墟嗎?

  讓我無奈的是,有人可以相信,進而去散播這種陰謀論,用意顯然在進一步指控日本,可是用這種歪曲歷史、否定歷史的方式來指控日本,又怎麼能怪人家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呢?說原子彈是假的邏輯,每一分所謂「懷疑」,每一步虛偽的「推論」,幾乎都和日本右派質疑、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扭曲推論,如出一轍,都是對於人類基本記憶與基本智力的最大侮辱。

  歷史上不是沒有存在過虛假的、恫嚇式的戰爭新科技。虛假的、恫嚇式的戰爭新科技,也不是沒有發揮過作用,然而原子彈卻不在此列。原子彈確確實實被發明了,原子彈確確實實被投下去了,美國確確實實以報復性的轟炸行為屠殺了許多日本平民,廣島、長崎之外,東京在內的其他大城也都遭到燒夷彈的反覆襲擊,這裡面沒有可供懷疑的空間。

   「星戰」揭開冷戰結束的序幕

  最近歷史紀錄中,最有趣最值得探討的武器科技,當屬80年代美國總統雷根提出的「星戰計劃」。「星戰計劃」原名是 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ne,基本構想是在美國上空布置一個防禦系統,具備預警能力,提早探測出敵人飛彈的彈道,然後用更快更準的飛彈或鐳射予以攔截,在空中就將敵方飛彈予以摧毀。

  「星戰計劃」具有兩個重要特色,第一,計劃構想符合常識想像。常識告訴我們,美俄雙方當時的巡弋飛彈雖然射程很遠,可以從各自勢力範圍內的基地,或由海軍潛艇自海底發射,直襲對方的政治、軍事、工業核心區域;不過射程遠的結果,也就意謂著飛彈發射到擊中目標,有頗長的一段飛行時間。

  常識告訴我們鐳射能夠傳遞巨大的能量,而且在空間中以直線進行,不會渙散。

  常識告訴我們:越來越強大的電腦運算力量,可以讓飛彈的飛行越來越準確。在依照常識想像充分發揮拍出來的科幻電影裡,飛彈對擊、鐳射亂飛的景象,在外太空黑暗靜寂的底色上熱鬧搬演,深入人心。所以從常識角度出發,沒有道理不把這種技術用在飛彈防衛上。這也是為什麼整個計劃後來會被媒體冠以「星戰」字眼的主要原因。

  「星戰計劃」的另一個特色是它如此聰明、巧妙地解決了冷戰核武恐怖的僵局。

  「星戰計劃」提出之前,冷戰期間大家最熟悉的是「互相毀滅」的策略。美蘇雙方製造、儲藏的核子彈頭不斷增加,已經增加到毀滅地球好幾次的程度了。那為什麼還要繼續競爭製造核武呢?因為當時戰爭的最高戰略原則是「第一擊後的恐怖報復力量」。雙方都追求第一擊就要能完全摧毀對方、完全癱瘓對方報復武力的絕對優勢;然而同時雙方也都要努力確保,自己擁有敵人無論如何不能在第一擊中就完全消滅的報復還擊力量。

  如果掌握了第一擊的絕對優勢,當然也就掌握了發動戰爭的主動權,也就能夠屈服對方予取予求。終冷戰之世,美國和蘇聯都沒有辦法取得這樣的絕對優勢,於是競爭就落到了防禦性的層次,要多造多儲核子彈頭,而且還要盡可能分散彈頭和長程發射器,讓敵人清楚己方的強大報復力量,如此才能防堵任何一方輕舉妄動。

  可是當核子彈頭威力大到祇要引爆其中一小部分,就足以真正毀滅國家、甚至毀滅地球時,恐怖平衡就越來越恐怖。沒有人有把握完全不出任何意外,不會有無法控制的因素,莫名其妙就啟動了祇有地獄可堪比擬的核武大戰。

  「星戰計劃」跳脫了這個邏輯,首先是拒絕接受核子飛彈無法阻卻的前提。「星戰計劃」直接針對來襲的飛彈,目標在飛彈造成任何財產、人員損失之前,就在天空中將之解決掉。這樣一來,毀滅報復的概念,就不再是戰略指導原則了,病態瘋狂的核武競賽就有了解套出路的希望。

  做為一種概念上的創舉,「星戰計劃」實在是項傑作,再加上被封為「偉大溝通者」的雷根總統大力宣傳,「星戰」一時披靡,寫下了冷戰的新頁,事實上也揭開了冷戰結束的序幕。

   除了雷根,沒有人真的相信

  不過做為國家防禦計劃、國防核心建軍方案,「星戰」有個致命的缺點──常識想像上有道理的東西,在科學上不見得同樣有效有意義。「星戰」是個在技術上、規模上,以及財政投資上都完全不可行的案子。技術上,不祇是美國,全世界的科學研究水準距離要造出「星戰」體系,還很遙遠。「星戰」系統要真能運作,必須在太空架設鐳射武器、反射裝置等等,但現實上,人類連維持簡單的太空站都還手忙腳亂。「星戰」真正要能在美國上空防護得滴水不漏,其規模遠超過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美國最富有,也支應不起這樣的開銷。然而「星戰」如果有漏洞,那麼顯然雙方在報復恐嚇方面的準備就不可能停止。

  即使在白宮裡,除了雷根總統自己,沒有人真正相信「星戰計劃」。國務卿舒茲、國防部長溫伯格、國家安全顧問麥克法蘭,全都對「星戰」投了反對票。可是常識豐富、專業知識卻嚴重不足的雷根總統,在「星戰」上義無反顧決定相信常識、棄絕專業。近80歲的老人,固執起來還真是固執。

  在雷根總統的堅持下,「星戰計劃」上路了。上路之初,沒有什麼實際的事好做,精神、資源於是都花在計劃、宣傳「星戰計劃」的光明前景上。

  別忘了,那也是「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等科幻電影在美國大賣特賣,史匹柏和喬治盧卡斯聲名大噪的時代。「星戰」的假想國栩栩如生地在媒體上反覆出現,弄得美國大眾議論紛紛。雖然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對「星戰」抱持從審慎質疑到嗤之以鼻的態度,一般大眾還是感染到其中的高度未來性。

  就在這時候,最戲劇性的事,發生在離美國幾萬公里外的地方。蘇聯的科學家仔細研究了「星戰計劃」,對當時的蘇聯領袖戈巴契夫提出了詳細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他們以驚慌的語氣,對雷根的夸夸大言,幾乎照單全收。蘇聯科學家們斷言:「星戰計劃」可能在20世紀結束前,使得蘇聯擁有的飛彈投擲技術,全都過時無效。

  後世史學努力想解釋,蘇聯科學家為什麼如此輕易就被美國宣傳欺騙了?他們找到幾個可能的原因。第一是在戈巴契夫的政改下,蘇聯科學家終於有機會接觸到美國社會的實情實貌。他們所見到的,和原本想像的,有那麼大的差距!他們看到美國的富裕,社會上普遍應用的科學技術,當然也看到了好萊塢騙死人不償命的壯麗幻影,他們當然傾向於高估美國的科學水準。

  第二是戈巴契夫已經表明與西方和解的基本態度,在俄共一元領導及秘密整肅的傳統影響下,人人都要看風頭、揣摩上意,無可避免地誇大了與過去蘇聯意識型態最不相容的部分,藉以向戈巴契夫輸誠表態:「我們不受過去拘執,是真正和你在一起改革的好同志。」

  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基於對蘇聯自身宣傳運作的理解,蘇聯科學家注解了美國科學家對「星戰」的負面評估。在他們的思考模式裡,哪有科學家這樣公開澆領導人冷水的?美國科學家越不說好話,蘇聯科學家就越懷疑這中間藏著個大陰謀,想要騙蘇聯掉以輕心的大陰謀。

   換來蘇聯和平的實質保證

  最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在1986年10月。雷根和戈巴契夫在冰島的首都雷克亞維克進行限武高峰會談,會談進行得不算順利。然而在一般媒體無法採訪的秘密會議上,戈巴契夫突然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美方萬萬想不到,當然也就無從沙盤推演起的徹底限武計劃。祇要美國願意承諾停止「星戰計劃」的部署,蘇聯願意和美國同步在10年內,將所有既存的核子武器全部銷毀。

  美方簡直不知該如何回應。戈巴契夫方面的論點清晰而簡單:既然「星戰計劃」10年內可以讓蘇聯核武打不到美國,那麼蘇聯繼續留著這些核子彈頭也就沒啥意義。然而如果等「星戰」完成,變成美方有辦法攻擊蘇聯,蘇聯卻無法還擊,這樣也無助於和平,還不如趁早先解決掉核彈頭的問題。這樣美國等於是祇犧牲一個空洞、還沒有內容的「星戰計劃」,就換到了蘇聯和平的實質保證。

  這個提議,美方知悉內情的幕僚都傾向於應該接受,他們知道蘇聯顯然被雷根優異的演技給騙過了。「星戰計劃」不必再多花錢,而且反正也很難成功,這樣的交換,以空換實,的確划算。

  祇是千算萬算,沒算到雷根的強烈反對。因為他不是在演戲,他的的確確相信「星戰計劃」,相信「星戰計劃」完成後,可以讓美國凌駕蘇聯,單獨成為超強。

  為什麼要放棄超強的機會,維持和蘇聯在都沒有核武的情況下,平起平坐!

  雷克亞維克會議,最後沒有得到那麼戲劇性的結果,要不然冷戰會提早3年結束。不過這樣一場談判,雙方已經都開始在舊的恐嚇、報復思維之外,尋找別的出路,這點依然必須歸功於「星戰計劃」的刺激。

  至於「星戰計劃」本身,後來就凋零了。蘇聯方面,因為被流放的科學家沙卡洛夫回到莫斯科,對戈巴契夫說了真誠的實話,戈巴契夫恍然大悟,再也不相信「星戰」的神奇妙用;在美國,「星戰」更是每下愈況,雷根卸任後就乏人問津。

  於是,「星戰」曾經是那麼具有威脅效力的政治武器的一面,也就湮滅不彰了。

  而那位當過好萊塢明星的總統,他演過最成功的一齣戲,正因為他不知其為戲而震懾了對手蘇聯的精彩表演,也被不公平的忽視了。
dufy 發佈日期: 2005.08.12 發佈時間: 下午 3:12
今天收到的.和登陸月球那篇文章一樣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國在日本投原子彈的騙局


一 困惑與疑問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將近60年了,那場戰爭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特別
是反法西斯國家人民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但是,作為當時主要的法西斯國家的日本每當提到那場戰爭的時候,主要都是提到他們在
那場戰爭中所受到的傷害和很少提到對他國造成的巨大災難,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有一個
很好的理由———日本是第一個受到核武器,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受到核武器攻擊的國
家。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下的原子彈給日本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最後導致約30萬
人的死亡。

日本就是借助這兩顆原子彈的"威力"來裝飾自己"受害者"的面目,每年的8月6日和9日,
分別在廣島和長崎都有紀念活動,所謂揭開傷口,教育下一代。

但是,從1995年以來,世界各地,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歷史
學家和科學家,以及原來的政治家和軍人,經過單獨或是聯合研究,發現美國在日本投放
原子彈的歷史記載存在許多的疑問,無論是在文字還是圖像資料上都有諸多的困惑。主要
問題是:

一,由於B-29飛機的航程有限,原子彈的投放飛機的起飛地點選在距離日本較近的提尼安
島的美國空軍基地上,從美國本土運送兩顆原子彈到提尼安島上的步驟是先運送到夏威夷
,然後在運送到提尼安島,由於當時飛機的航程和安全性的限制,這兩步過程使用的只能
是軍艦,這兩段路卻有很大的危險性,因為雖然日本海軍在美軍的打擊下幾乎已經沒有了
戰鬥力,但是,日本海軍卻仍然相當數量的潛艇,即使在戰爭末期這些潛艇仍然偷襲美軍
的軍艦,即運送原子彈的軍艦隨時有可能被日本潛艇偷襲,美國怎麼會冒那麼大的風險用
軍艦運送原子彈?

二,當時美國製造出的第一批原子彈只有三顆,其中一顆已經在1945年7月16日的新墨西哥
州的原子彈實驗廠實驗,美國怎麼敢用僅剩的兩顆原子彈去攻擊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還手
之力的日本,而且還是以平民為主的城市呢?而且,美國在未來幾個月內不要可能馬上在
造出原子彈,美國難道沒有想到會有可能出現的有、突然事件嗎?

三,當時,主要的原子物理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費米甚至是奧本海默本人都極力反對
使用這種威力過大的武器。美國政府難道一點也不尊重這些為他們研製核武器以後還得依
賴的科學家的意見嗎?

四,電影和照片資料的問題。有很多人看過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電影和照片資料
,但是,你只要有少許的常識和一些思考,你就回發現這些電影和照片資料中有著諸多的
問題。原子彈爆炸過後誰有能力在強烈的核輻射區進行攝影或攝像,日本當時沒有任何一
種防輻射的裝備。即使是少得可憐的電影資料還是有問題,你會發現一些"幸存者"在爆炸
後從廢墟中出來後排成行走路,似乎是經過訓練的。另外,能在核武器的爆炸中幸存這本
身就是不可思議的事。

五,"幸存者"的迷惑。從戰爭結束到今天,從未發現過一個可以直接證明在廣島和長崎有
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有些"幸存者"只看到有大火產生,另一些“幸存者”以自己所謂“受
到輻射燒傷的”傷痕,實際上只是火燒傷的痕跡。沒有一個日本人能自身經歷的的證據證
明在廣島和長崎曾爆炸過原子彈。

六,數位的困惑。當時由於日本的個大城市都受到美國飛機的整天狂轟濫炸,大多數市民
都跑到鄉下躲避,廣島和長崎也是如此,實際上,據一個在廣島的日本老人介紹,1945年
3月以後,在廣島市的市民已經不足五萬人了。當他在四月離開廣島到鄉下時,廣島的人已
經寥寥無幾了。當然長崎也是如此,而日本政府最後卻稱兩顆原子彈最後造成近30萬人死
亡,著實在令人費解。

七,科學證據。美國和德國科學家在廣島和長崎兩地進行了土樣品的秘密採集,拿回國後
經化驗發現這些土的土質與普通土幾乎沒有區別,輻射計量並非超常。根本無法與在核實
驗基地所採集的土樣品的輻射劑量相比。實際上,在受到嚴重輻射的土地上在幾百年內不
可能可以生長植物,人在該地區生活也相當危險,這與今天廣島的事實相悖。這更使人們
困惑。

八,最有力的證據。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運用巨型電腦的有限元分析法,對在
新墨西哥州、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的電影圖像資料進行分析後,其結果令他們大吃一
驚--三份圖像是同一顆原子彈的,也就是三份電影資料是在同一顆原子彈爆炸的不同角度
拍攝的,當然應該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那顆原子彈.

種種令人不解的疑問和新的發現令許多科學家(特別是核子物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十分困惑
,但是,由於這種關於核武器的事件的極其特殊性以及對事實的謹慎態度,另外很多科學家和
歷史學家都是獨立研究,使這種疑問沒有通過新聞媒體公佈於眾.

二 事實與真相

但是,仍然有許多的學術人士要求知道事實真相,從1995年開始,他們通過些秘密的方式與美
國政府交涉,要求美國政府解密一些文件.然而卻沒有得到任何答復.有些美國政府官員說這
是些"瘋子的行為”.

但是,1999年末,一位參加過"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和一位當年美軍的上級軍官卻聯合披露
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歷史--美國從來沒有在日本本土投放過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
彈的事件是一場騙局,那只是美軍進行的一場非同尋常的資訊站和心理站,一次非常成功
的"軟戰爭"。

由於這個消息是在十分保密的情況下披露的,而且受到了美國政府的壓制和否定,最後甚
至對這兩位科學家和軍官進行了軟禁,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姓名,因此只有極少數科學
家和歷史學家知道了歷史的真相。

紙終究包不住火的,這些消息終究會公佈於?,只是時間的問題。

以下就是歷史的事實與真相。

這個資訊與心理戰被稱?“曼哈頓2"計劃。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實驗爆炸成功。這顆原子彈的威
力之大甚至超出了科學家、工程師和軍方人士的預料。大多數的科學家也預料到了這種武
器的存在將直接威脅到人類,這其中包括愛因斯坦和"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本人。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完全結束。雖然在歐洲戰場上,戰爭的火焰已經熄滅,但是
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日本帝國還在利用四處環海的地理優勢進行垂死掙扎。美軍的飛機
雖然對日本本土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使日本的許多工業城市(包括東京、大阪)幾乎已
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而且人員傷亡十分慘重,但是,日本卻沒有任何要投降的跡象,而且
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準備在本土與盟軍決一死站。盟軍在1945年6月份已經著手計劃在日本本
土進行大規模的登陸戰,參加的盟軍士兵大約為40萬,其中以美軍?主。美軍卻非常擔心這
次登陸行動,日本已全民皆兵,這次行動必將會造成盟軍嚴重的傷亡。

但是原子彈研製成功後,美軍便似乎發現了有新的希望。因為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會對日本
造成巨大的傷亡,並且還有巨大的心理作用,可以達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那樣就不再
需要冒險進行大規模的強行登陸行動以及有可能在日本進行大規模的戰爭。這大概能避免
約10萬盟軍的死亡。

因此,美國軍方極力要求對日本本土進行原子彈轟炸,以達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這當
中為首的美國軍方人士是麥克阿瑟將軍。

但是,許多科學家以及一些軍方人士卻反對使用原子彈。因為他們清楚原子彈的威力給平
民帶來巨大的傷害以及在爆炸後的輻射給土地的影響。

當然,他們也承認在日本進行登陸戰將帶來巨大的代價。因此,許多科學家和軍方人士建
議對日本政府施加巨大政治壓力使其投降。不過這種想法可以說是很幼稚的,因為當時日
本已經受到了世界的孤立和進攻,沒有什么所謂“更大的壓力”。因此軍方人士甚至是美
國總統杜魯門本人也贊成對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彈。即使這有巨大的風險。

主張使用與主張不使用的兩種觀點進行了長達十幾天的爭辯,卻仍然沒有結果,但是,因
為在戰爭中擁有強大的力量和總統的支援,主張使用原子彈占了上風。甚至已經開始著手
原子彈轟炸計劃。

其實軍方本身也有嚴重的顧慮。特別是運輸問題和投放問題。因為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彈是
定點引爆,從未實驗過飛機投放,因此用飛機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的計劃就有其不確定
性。況且,美國當時只有兩顆僅剩的原子彈,萬一有特別情況發生怎么辦,而美國在幾個
月內不可能生產出第二批原子彈。

這時候,卻有一個不知名的下層軍官提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方案。

因為在諾曼地登陸前,盟軍在英國沿岸和歐洲大陸沿岸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資訊迷惑戰
,使德軍不知道盟軍最後登陸的地點是在諾曼第,沒有重兵部署在諾曼第,諾曼地登陸時
盟軍沒有受到有力抵抗,從而確保了登陸的成功。從1944年中到1945年初,德軍的V-1和
V-2導彈曾給倫敦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損失,盟軍同樣是用資訊迷惑的方法使德軍把倫
敦的定位目標偏移了40公里,從而避免了更大的損失。這次兩次成功的資訊戰都運用了大
量的先進技術特別是電子技術,當然,其中盟軍的間諜人員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這個下層軍官由此想到是否能再次使用資訊迷惑戰來迫使日本投降呢?即用假資訊的方法
讓全日本相信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給日本國民以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震撼,造成恐慌
,喪失其鬥志。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這個方案提出時,受到了大量的譏笑和嘲諷。有些人甚至說他是美國軍方內的白癡。但是
,當使用與不使用原子彈的爭論沒有結果時,科學家和軍方人士又想到了這個方案。並且
經過一系列研究討論和可行性分析,認為這個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為當時的日本實際上
已經成為了一個孤島,與外界聯繫的途徑已經很少,而且日本的通訊已經被美軍完全監聽。
各個地區的通訊的損害程度也相當大,可以說,美軍完全有能力控制日本各地間的通訊和
消息以及新聞系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美軍已經控制了日本的喉舌而日本只剩下耳
朵了。美軍有能力向日本政府和國民發佈大量的虛假恐嚇消息而日本卻難以辨別其真偽,
絕大多數的日本人會認為是真實的消息。

經過充分的探討和論證,大多數科學家接受了這個建議,軍方人士最後也勉強同意這個計
劃,但是,軍方與科學家達成的協定是,如果計劃失敗,那么最後還是會使用原子彈。

1945年7月28日,這個前所未有的資訊戰計劃開始制定,被命名?“曼哈頓2"計劃。

研究組對"攻擊"的城市進行了相當嚴格的篩選,在六個候選城市(大阪,京都,劄晃,小
倉,廣島,長崎)經過反復嚴密的論證、比較,最後選定了兩個城市作?“攻擊”目標,
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廣島和長崎,因為廣島和長崎距離東京比較遠,在通訊被基本切斷的
情況下資訊來源極少,而且,長崎和廣島實際上已經由於美國的狂轟濫炸而被孤立。把廣
島和長崎作?資訊迷惑戰的目標應該是最合適的了。
1945年7月31日,"曼哈頓2"行動全面展開,大量的科學家、技術人員以及大批的先進設備
被運往關島和提尼安島。美軍大量的軍艦開始駛向日本海域。其中有很多的裝備大量電子
設備的資訊戰軍艦。
對於這次行動ﺀ?美國當然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美軍同時在研究原子彈的投放計劃。

1945年8月5日,大量的美國軍艦已經在廣島外海域部署完畢。資訊戰即將開始。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轟炸機在提尼安島起飛,當然,它所攜帶的不是原子彈,而
是幾顆美軍的新型炸彈-凝固汽油彈,這種炸彈威力與原子彈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殺傷半徑
不到100米,沒有任何輻射。

8月6日早上,這架B-29到達了廣島上空並投下了幾顆凝固汽油彈,凝固汽油彈爆炸後引起
了些大火,因為廣島仍有較多的木制建築。但是引起的傷亡不是很嚴重。大概只有不到三
百人喪生。
飛機上報告了炸彈已經投下炸彈。

隨後"曼哈頓2"行動全面展開。美軍馬上用電子干擾的方法切斷了廣島與外界的無線電聯繫
。並偽裝為日本在廣島的機構向日本全國各地發送無線電消息,用日語向日本政府和國民
求救,“廣島被一顆巨型炸彈轟炸,威力極大”,同時,美軍在日本的間諜網也開始工作
(這些間諜大多數是美籍華人)。特別是把資訊傳給日本的幾個特別重要的物理學家,因
為這些人會認為這種巨型炸彈是原子彈,只有這些日本科學家真正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從
而能對軍方和政府建議投降。

可以說"曼哈頓2"行動是比較成功的,在技術上沒有任何漏洞。廣島與東京、大阪以及京
都的通訊被中斷,就連廣播也因為美軍的電波干擾而無法接聽。甚至廣島市內的人也不知
道廣島“被原子彈轟炸了”。但是由於沒有確實的資料,只有大量的消息,雖然日本人相
信廣島被轟炸了,但是只認為是一顆非常大的常規炸彈,知道美軍的假消息“廣島已經被
毀滅”通過其控制的資訊網發送到日本各地,日本人才被這一消息驚嚇住了。當然,仍然
有很多日本人不相信“廣島被毀滅”的消息,甚至有些距離廣島不遠的地方的人知道這是
個假消息,但是他們卻不清楚為什麼他們的政府會發出這樣的消息,他們對此只能無奈。
不過令美軍哭笑不得的是,因為他們對日本通信系統的破壞性打擊,日本很多地方,特別
是在離大城市較遠的地區卻沒有收到他們發出的消息,因此日本並沒有想象中的“陷於一
片混亂”。

一些日本的物理學家也對美軍使用"核裂變彈"懷疑,因為他們不相信美國擁有核裂變武器
。但是日本最有名的核子物理學家之一西名吉尾卻知道美國已經完全有可能掌握了原子彈
,他相信日本已經遭受到美國的原子武器的攻擊,對此他憂心忡忡。

正當"曼哈頓2"行動還在進行時,6日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向全世界發佈了令人吃驚的消息
,美軍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並向人們介紹了這種最新武器的強大威力,"相當於1.5萬噸
TNT","廣島已經消失了,"這個消息迅速的傳到世界各地,包括傳到日本以及所佔領的地
區。世界一片沸騰,很少人知道這顆"原子彈"是資訊戰的結果。

但是,日本在這時卻沒有顯露出任何將要投降的跡象,這令美國軍方十分惱火,甚至著手
準備使用真正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這當然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
準備使用真正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這當然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
應該實行第二步計劃。
1945年8月9日,日本還被一片恐怖籠罩時,又一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了--美軍開始了第
二次大規模的資訊迷惑,這次更加猛烈,因為長崎已經被美軍的軍艦給完全封鎖了,連人
與人的直接通訊的條件都沒有,美軍又給日本各地傳送資訊“長崎被原子彈轟炸”,“長
崎消失了”。日本國民真正的開始陷入混亂局面。

當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又向外界宣佈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這次,他向大家
展示了更令人吃驚的新聞--在長崎和廣島原子彈爆炸電影資料,當然,實際上是在新墨西
哥州爆炸的原子彈的電影資料,只是角度不同,另外還有美軍用模型製作的廣島和長崎被
原子彈轟炸後的電影資料,在黑白電影中很難分辨真假。

電影資料被展示後,全世界為之震驚,各大報都在頭版刊登了原子彈爆炸的照片和廣島、
長崎被“毀滅”的照片。

日本國內已經陷入完全混亂。

同時,幾位原子科學家,包括阿爾瓦雷斯、阿格紐、羅伯特*瑟伯爾等人通過他們的日本
朋友給日本政府了一封信,信中詳細的講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並勸日本政府馬上投降


1945年8月11日,日本通過第三國向美國政府表示了投降意願,不過是有條件投降。美軍
也知道了這場資訊戰實際取得了成功。但是不接受日本的"有條件投降"方案,要求日本馬
上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3日,美軍對日本下達了最後通牒,若不馬上投降,將在東京投放原子彈。當
然,這顆將是一顆真正的原子彈。

1945年8月14日,日本表示將接受波茨坦公告,即將投降。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這次資訊迷惑戰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勝利了。


三 結局與尾聲

"曼哈頓2"行動實際上已經取得了成功。但是,這個計劃一直被嚴格的保密。連參加行動
的絕大多數軍人也不知道他們行動的全部過程。他們只知道把資訊傳到日本各地,他們也
認為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美軍的資訊迷惑甚至迷惑了大多數美軍,實際上是迷惑了
全世界。

日本投降以後,美軍完全而且是單獨的佔領了日本,並且控制了日本的新聞和通訊等資訊
機構,完全控制了日本官方。日本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廣島和長崎仍然存在,甚至是平安無
事。而知道真相的人卻沒法傳送消息,如果那時你是說廣島和長崎平安無事的話,肯定被
認為是瘋子。

幾個月後,在美軍的操縱下,日本政府公佈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造成共30萬人死亡。

為了防止日本和德國的軍國主義復活,主要是為了威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美國沒有公佈
事件真相。美國銷毀了所有“曼哈頓2"計劃資料,從而無法再讓人知道事實和真相。

日本政府也對此有過懷疑,但是因為美國的壓力和自身利益,沒有追究下去。

戰後不久,日本政府發現這了"兩顆原子彈"卻有巨大的利用價值,可以掩蓋日本"害人國"
的地位,突出其"被害國"的地位,所以日本不願再懷疑那兩顆"原子彈"。現在,每年的8
月6日和9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都有紀念活動,紀念從未有過的原子彈爆炸,在兩地還
有紀念館,以突出日本在歷史上的"被害",但是卻從未反省自己對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犯
下的罪行。

歷史上就認可了美軍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的謊言。

歷史是公正的,今天,這段謊言被揭穿了。歷史雖然已經過去,那麼,我們在今天該說些
什麼?
陳真 發佈日期: 2005.08.12 發佈時間: 上午 11:36
幫不習慣或無法閱讀英文的人翻譯一下,「無疆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的譴責聲明是這麼說的:

「這項決定,很明顯對新聞自由構成嚴重傷害」,並且對其它媒體「散發出一種恐嚇訊息,使其在一種威脅籠罩中從事他們的工作。」「把廣播執照系統置於特定政治利益底下,令人無法接受。」
生命親系譜 © 2002 - 2025